('鲁英麟哪里敢做主,要是将这个松田国三带到了太原,不和阎锡山的心意,倒霉的还是自己。
当下也不答话,说是要考虑考虑。
连忙给阎锡山拍了电报,把红军俘虏日军将军的事情给阎锡山一说。阎锡山也拿不准,有心推脱,也没有好借口。只好让鲁英麟先拖着,等时机成熟再说。
没想到,阎锡山收到电报才短短十几分钟,就有日本人登门,一开口就要求阎锡山将松田国三接回到太原,口气蛮横,一副你不答应就不让你好过的样子。
可把阎锡山难住了,只好给鲁英麟拍电报,让他将松田先接下来,然后亲自护送到太原。
阎锡山当然有理由生气,不为日本人的蛮横,而是他身边出现了叛徒,显然有人被日本人收买了,而且职务还不低。
立即派人去查,查来查去,就是帅府里一个高级参谋不见了,卫兵报告说,是跟着日本人一起到了日方住地,显然是铁了心的跟了日本人。
只能暗叹,流年不利,阎锡山只好指望曾一阳别搞出一个公审大会什么的,把松田给咔嚓了。安全的将人送到太原,让日本人带走得了,至于和日本人的合作,他也知道不可能,这是一条绝路。
说什么,让他主持华北军政,独立于南京政府,受日本政府支持什么的。和卖国有什么区别,他不是溥仪,是个没有了根基的破落皇族。
从加入同盟会,到在山西组织反清起义,他一直是走在大浪之巅,虽然和蒋介石的交手中,屡次失败,但手握二十万大军,宦海沉浮三十载,也不是任谁就能蒙蔽的。
虽然日本人来到太原没安好心,他不敢得罪,至少躲还是可以的。
过几天就去五台老家,来个也不见心不烦,总可以吧!
鲁英麟虽说一百个不赞成将松田解送太原,毕竟这样对山西百害无一利,急忙又去找曾一阳,希望能够说服对方将松田国三交给他。
曾一阳也明白这个松田国三对于红军来说,犹如烫手的山芋,如果是在战场上死了也就算了,毕竟枪炮无眼,将军阵前亡也没什么可以说到的。但活的松田可就不一样了,杀又杀不得,放更是放不得,留在手中,更显得累赘。
鲁英麟一说要人,红军就放,显得太明显,反而让人多升迟疑。
所以,曾一阳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鲁英麟,反而是沉思起来。一边感叹自己运气好,一边打量鲁英麟,发现对方语气坚定,送算是放心了:“鲁将军,松田国三你可以带走,只是……”
鲁英麟一听就知道有门,不过就是付出点代价而已。“曾将军放心,一个加强连的卫队装备,您可曾满意?”
“鲁将军说笑了,我们红军可不是趁火打击,哪里会贪图贵军的军需?”曾一阳确实没想过要拿松田换东西,毕竟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不是他现在的地位应该做的。
鲁英麟受了阎锡山的严令,心里着急,直接把阎锡山交代他的条件给抛出来了。
至于红军要什么,他也清楚,红军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胜利,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战场上的拼杀为红军正名,从而获得舆论上的主动。
是战略谋划也好,是政治手段也好。这都不是鲁英麟这个小小的少将师长所该考虑的,他想的不过是将阎锡山交代的事情办完。
重回到杨爱源部下,当44师师长已经不太现实,或许到傅作义手下当一个参谋长更能合他心意。
这个松田国三是红军最好的砝码,用好了,蒋介石也要掂量红军的分量,重新审视对红军的策略。
就在鲁英麟忐忑不已的时候,曾一阳沉言道:“可以把松田国三暂时解送太原,不过具体对其处理,还需要各方研究才能定下来。毕竟,松田是以一个侵略者的身份来到中国,任何对其的处理都不会过分。”
曾一阳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这个松田即便是杀了,也就是杀了,不存在什么国际纠纷。毕竟,对方是来中国杀人的,总不能因为对方被俘了,就区别对待。
鲁英麟虽然有些迟疑,曾一阳明显话里有话,但他只好应下曾一阳的条件,不然红军不放人,他也没辙。
小心翼翼的将松田送上了去太原的路,路上鲁英麟还一再给松田保证,是坂垣机关方面的人获悉了他的情况,来营救他的。
虽然松田不是投降的,但毕竟是在战场上被俘,很丢面子。再呆在军队中显然不合适,退伍到家乡,也还能保住一条命。本来决定绝食自杀的他,也渐渐的没有了死的念头。
可惜,命运就是给他开了这样一个玩笑。还在他们没有抵达太原,红军就通过国内几份重要的报纸,将俘虏松田的消息放了出去,并声称已经被押解往太原,等待战事一了,就对其公审。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曾一阳现在忙的是组织部队,准备增援阻击部队,另外联系到察东不久的吉鸿昌等人。希望通过吉鸿昌在短短一个月内,从察东召集的各方溃军,从新组建的抗日联军,对鬼子的后方加大攻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