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拖’。”
顾业成眼神盯着战场上,敌我双亡还在纠缠的区域,厮杀尤为惨烈,日军迫切的希望用炮兵的优势将进攻时间缩短,说明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日军不想在战场上多做停留。
那么只有一个答案可以解释。
鬼子要逃!
而方向很可能是警备旅身后的林地。
放鬼子过去?
这肯定不行,而警备旅在这条防线放的兵力部署也不足以和鬼子的精锐部队硬碰硬,仗要是这么打下去,鬼子很快就会找到突破口,冲过警备旅的防区。那最后,对于贾宽沟来说就是噩梦。先是隐秘战场缴获,让指挥部可能在决策中发生微妙的变化。
说透彻点,就是放走了鬼子27旅团少将旅团长,高品彪。
本来就贾宽沟身上的错误,顶多一个通报批评,但要是数罪并罚,非闹一个撤职查看不可。贾宽沟清楚曾一阳的脾气,很多时候对于一些部下的小动作,他多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顶多也就用话点醒一二。
但是战场上出了漏子,他绝不姑息。
而且战场上,明摆着是日军主力部队突围,是为真正的指挥机构佯攻也好,或者干脆是兵锋直指的对决也罢。
说什么,日军的这支部队都不能从警备旅的防区上突围出去,兄弟部队的战斗也不会停下来,白天日军的空中轰炸,给各支参战部队都造成了不少伤亡。在战场上,部队多半做了一些应对措施,但缺乏地面防空炮火的压制,让日军的战斗力在战场上肆无忌惮的横冲直撞。
要不是总指的一个高射机枪连抓住机会,将一架日军战斗力给打了下来,所不定伤亡会更大。
寻求周围的友军是不可能的,战场上并不宁静,反而是战斗打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加上又是天色暗了下来,战场支援很难实现。
贾宽沟对战场上的情况掌握的还算细致,对战场的应对还算思路清晰,果断的反驳道:“不行,部队不能撤离第一道防线,不仅不能撤下来,命令警卫连的一个机枪班顶上去,封锁战场上进攻的日军路线。”
“老贾?”
贾宽沟心中也有不忍,他这个命令下达之后,在正面防御的一个营的伤亡将大大的增加,但是他不能改变自己刚刚下达的作战命令,看了眼自己的副手,低声说:“参谋长,增加阵地纵深防御虽然能够更大限度的拖延战斗的时间,等待援军的抵达。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日军是佯攻呢?”
“佯攻!”
参谋长顾业成喃喃的恢复了一句,他脑筋一时转不过来弯来,心中一直想着,日军是强攻。那里会想到鬼子还会有佯攻这一出?这是一战术上的固有思维,好像只有在兵力充裕,战局战场主动地位的一方,才会很常见的使用佯攻的战术。但对于眼看就要被围歼,生死未卜的日军27旅团来说,佯攻作战似乎已经起不到太多的作用,除非鬼子有更大的动作要做。
“不可能吧!旅长,站在你这只是猜测,一旦日军要发动佯攻,你我都知道战场上的兵力投入不说,还有进攻的火力,士兵体力等诸多要素,鬼子要是有这但底气,下午的作战就不会一味的死守。”顾业成持不同意见,但他不过是建议,决定的还是贾宽沟。
贾宽沟忽然沉默了下来,是啊!他说鬼子佯攻,也仅仅是猜测而已。
日军的兵力上还能维持这样的攻击吗?
以为还有一个主攻方向,鬼子最重要的机关和指挥机构都将跟随那支突围的力量冲出包围圈。
一晚上的行军,对于绥化周围的地形来说,至少能够跑出去30公里。
要想堵截也非常难办的一件事情。
想着、想着,贾宽沟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鬼子有多少兵力?这个问题看似非常简单,不过是一个加减法则的运算。鬼子出兵有多少,小孤山的鬼子留下多少步兵和骑兵,再之就是绥化城外的日军数量,减去战场上击毙的鬼子兵,加上重伤失去战斗力的,余下的就是27旅团绥化城外的兵力总数。
“你说鬼子在城外还有多少兵力?”
“来绥化参与进攻的鬼子少说也有一万人兵力,除去被我们旅歼灭的一千多鬼子炮兵,和几天的战斗以来,鬼子的伤亡情况。至少还有3000人。”顾业成想了想,给贾宽沟算了一笔明细账。
“三千鬼子,拿出五百人出来并不困难吧!从兵力数量上来说,鬼子完全有这个实力用佯攻来吸引周围我军的注意,其突围的主要力量却潜伏在暗处,等待最佳的时机出动,一举冲破包围的困境,将部队迅速撤离绥远境内。”贾宽沟一一分析道,战场上往往可能性不是很大的事,会在最后演变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