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在乌孙国王提比斯大军压境,意图找小宛国讨个说法之时,巴特尔又在暗中拱火,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争;
更是趁着混战之际,率领一队换上了乌孙国国王卫队装备的突厥士兵,潜入了小宛国的王宫内,并且将包括国王买买提在内的三百余王室屠戮殆尽,栽赃陷害到乌孙国头上。
所以,才出现了在大唐军队的中军大帐内,乌孙、小宛两国的使臣各执一词的场面。
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巴特尔在暗中捣鬼。
而他之所以这么做,要挑起乌孙和小宛两国之间的战争,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唐安西侯蓝玉出兵,从而一步步落入巴特尔精心设计的圈套之中。
几年前,被当时的晋王陈怀安举兵灭国,而后一路逃亡至阿拉伯帝国境内的巴特尔,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重返漠北,盼望着找陈怀安报杀父之仇,灭国之恨;
在阿拉伯帝国寄人篱下的巴特尔,一直在试图游说阿拔斯王朝的统治者东征,直到好大喜功的新一任帝国统治者萨法赫的继任,巴特尔终于如愿。
但,帝国东征,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于是乎,这一年多以来巴特尔一直以商人的身份,往返于西域诸国收集情报培养势力,终于在大唐昭武元年,让他等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大唐王朝东征高句丽,超过王朝三分之一的军队都被拖在高句丽半岛,这让巴特尔看到了说服阿拉伯帝国东征的契机。
巴特尔借助阿拔斯王朝的势力,重返漠北的计划大体上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就是挑起乌孙和小宛之间的战争,让大唐安西侯蓝玉率兵灭掉乌孙,从而让乌孙国向阿拉伯帝国求援,给到阿拉伯帝国东征名正言顺的理由;
第二步,就是在阿拔斯王朝掌控西域局势后,率领突厥余部重返漠北草原,与镇守大唐边关幽云十六州的武义伯刘子玉里应外合,将幽云十六州从大唐王朝的版图上分裂出去,并最终配合东征的阿拉伯帝国,一步步蚕食大唐王朝的领土。
到目前为止,这一切都在巴特尔的计划之中。
今夜,他更是要再添一把火,绝不可能错失天赐良机。
在夕阳的余晖之下,西域神山巴瓦峰山脚下的突厥骑兵临时营地,一场别开生面的出征饯行仪式正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