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流程都是如此:使团递交文书→得到礼部审核记录→礼部呈交给皇帝处理→皇帝决定见或不见→如果不见,就此中止,如果见,在朝会上与文武百官一起见→觐见完之后,由礼部安排住宿,并有礼部的专业官员负责谈判→皇帝插手,或,让礼部官员自行发挥。
到了后期。
一挥手,就同意了礼部尚书的建议。
大白话跟古文基本上是一半对一半。
干不好的,好比宋朝的礼部。
说白了,就像甲方和乙方,甲方说需要五彩斑斓的黑,剩下的,就是乙方的工作范畴了,乙方怎么做是乙方的事,甲方看看成品就可以了。
现代人也能听明白。
就像谈判。
这是一个干好了比兵部还刚,干不好全天下最怂的职位。
礼部的职权范围很大。
所以,将后汉一朝历代礼部尚书的脾气秉性加起来,取平均值计算,前任礼部尚书干的虽不是有多出色,却也算不上是丧权辱国,尤其是当时的边疆将门刚被太上皇移交给崇平帝不到一年,礼部尚书求稳,倒也并非秦桧之辈。
就连崇平帝桌上的宝印,都是由礼部监制定做的,规格是什么,一共应该有多少宝印,几枚宝印是一套,大到皇宫建制,比如门口的盘龙柱应有多少根,小到水榭楼台的数量,都是礼部负责的事务。
能干好的,好比汉朝的礼部。
直到贾代化这一辈崛起。
尤其是汉武帝时期的礼部。
这些都是礼部的职责。
礼部夸夸其谈,又是引经据典,又是寻访古制,工部只能在这边埋头苦干,恨不得把砖头塞进礼部的嘴里,让这群最强王者了解一下困难。
而工部则负责绘图和建造。
外交方面,也是礼部负责的。
礼部官员的狮子大开口,偶尔甚至能吓到汉武帝,因为即便让汉武帝来,他都不敢做这种压线的高危操作,生怕这种狮子大开口把人吓跑了。
其实,像这种事,后汉一朝也不是没发生过,太上皇在年轻时就打过败仗,当时虽未割地求和,却也是给漠北一带的诸多部落送去了大量金银财宝与少量皇室贵女,算作买和平的钱。
主张用联姻的方式换取边境和平。
祭祀、犒赏、招待外宾、谈判,等。
他的前辈就是上一任的礼部尚书。
一群丘八,一点都不懂大局为重!
汉武帝一定比礼部官员强吗?
正因如此,工部于礼部而言颇有一种不管死活的美。
然而,即便如此,也是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说法,所谓的扬眉吐气,不过是能死守边疆防线,不会再被漠北那些蛮子打进自己家里而已。
召西洲使团入殿觐见。
故此,兵部的头铁、吏部的清廉、工部的匠人、刑部的人情、户部的金库与礼部的底线,是历代朝廷中最出名的东西,有些时候,礼部的底线能有多低,就连礼部尚书自己都不知道,可见一斑。
而现任的这位礼部尚书之所以如此没有底线,跟他的前辈有关。
谈判什么的,可以往后放放,且,这方面都是礼部负责的,皇帝不会亲自下场跟一个使团砍价还价。
幸好崇平帝也是强硬派。
带领身后的一男一女。
坦坦荡荡的踏入了殿内。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c.cc。手机版:https://m.kanshu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