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师站在龙虎山之巅,看着阿甲带着李郢承与林无忧自山中密道下山。
三十年之后,这龙虎山之上又只剩下他一人。
三十年前,无心和尚路过龙虎山时,他为了前朝公主刚刚还俗,正要往南边儿去私奔,张天师在这龙虎山之上收留了无心几日。
那时,无心和尚还不叫无心,他是有俗家姓名的。还俗的和尚带着他的公主,两人恩爱有加,形影不离。
张天师也是在那时,接受了一对难民夫妻的跪请,收下五岁的孤儿阿甲为徒。
一切仿佛刚刚开始,万物可期。
可是仅仅是一个月后,无心和尚就从南边儿重新受戒,要回归中原寺庙,再来龙虎山借住时,已经自称“无心”。
张天师没有问他原由,也没有打听那位公主去了哪里,仅仅在山上与无心相对打坐三日,送他几日干粮。
临别时,无心问张天师:
“若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不是有违道家礼法?”
张天师那时心高气傲,武林之中皆以龙虎山的卦象为天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威望,让他自视甚高。
面对重归佛门的无心和尚,张天师只道:
“心之所至,其道斯存;情之所至,其理亦真。”
无心和尚听了,却摇了摇头,说道:“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
张天师想了想,彼时的他只觉得天道就在脚下,他在这大道之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他只要顺应天道,就可以趋利避害,得道无忧。
这也是张天师收下林相夫妇新生的女儿时,为何给女儿起名无忧,给男娃起名无忌。
天人合一,无为而治。无忧亦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