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珍珍既然干脆利落的打了辛姨娘的脸,夺回了安哥儿,她想要整顿本房丫头婆子的事,自然也就异常顺利的推进了下去。
宁芳身边本已有了喜鹊画眉及念葭三人,再挑一个七八岁,针线不错的小丫头改名百灵,凑足了身边四个大小丫头的缺。
至于两个粗使婆子,是徐妈妈帮她挑的,都是一直在她这边伺候的老实人,也就是这回重新明确了职责,才确定了下来。
这样梳理过后,气象很快随之一新。丫鬟婆子们不再有借口挑肥拣瘦,各自都须管着各自那一摊子事,也省得平日里吵架磨牙。
至于剩下来的人手,夏珍珍一部分安排在自己身边当差,也有一部分归公中厨房门上等等各处当值。若是哪里出了差错,她只管去找各处领头之人便是。
徐妈妈暗暗点头,从前因家中人口少,主母又能干,便把所有的事情都归拢到了宁四娘手里。虽然她也打理得井井有条,到底当家人太累了些。
而如今家中人口渐多,宁四娘也渐渐上了年纪,身体又不怎么好,这样操心的法子确实不再适合,倒是夏珍珍这样“会偷懒”的法子更好。
只是改动过后怎么看都怎么象夏家的铺子,从东家到掌柜到大小伙计,权责分明,只不知宁四娘回来喜不喜欢。
倒是做着邻居的三姐儿宁芸因见宁茵比自己还小,就可以给身边丫鬟改名,很是羡慕,说等着梅氏回来,也要照此办理。
徐妈妈听着只是想笑。
她素来知道家里这位四姐儿爱吃,却没想到,她仿照宁芳屋里那四只鸟,给自己弄了四个豆!
两个大丫头叫红豆绿豆,小丫头叫黄豆黑豆。
听听,哪个大户人家身边的丫头这么叫的?
原先徐妈妈觉得,若如此还不如叫红枣花生银耳桂圆什么的。
谁知宁茵却道,“那个一叫我就想咽口水,到时上学先生看了不喜可怎么办?”
徐妈妈听及此,再不敢提要她改名了。豆就豆吧,总比流口水强。
只是让徐妈妈意想不到的是,辛姨娘身边那两个婆子,竟是没留在顺哥儿身边,也没送到她那陪嫁庄子里去,反倒是寻了人牙子要发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