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没有父兄的庶女是显得单薄了些,但同样有个好处就是结这样的亲,不必担心娘家上门来找事。反而因为没有男丁,必重视女婿,夏家二房必千方百计维护女婿的利益。
“……再说咱家所在的泰兴县离金陵远,倒是夏家的姑奶奶就正在金陵。所以,说句舅舅别恼的话,她们竟不是跟夏家结亲,是跟我们宁家结亲呢!”
宁芳一面笑着说完,一面狗腿着给吃完甜瓜的舅舅递帕子擦手。
夏珍珍又恼了,“这孩子,说话越发没个检点了!看在你祖母面前,敢不敢这么放肆?”
夏明启却道,“你别怪孩子。你大哥脑子笨,就得芳儿这么明明白白说出来才行。”
他又不是真傻,只是没有接触过大户人家这些弯弯绕绕而已。
不过想了想,却有几分担忧,“这样说来,齐家结亲也不是真心瞧上咱们家姑娘,不过是借势罢了。可这样把人嫁了来,万一,万一过不好可怎么办?”
到底是亲弟弟的孙女,就算再不好,他这个当大伯祖的,还得护着。
这回宁芳并不插嘴,反倒是夏珍珍道,“所以这就得想好了,世上事哪有那么好的?既想人家门第高,又要人家宠着你。齐家太太我认识,人不是坏人,但很是精明能干。做她媳妇,只怕头些年是要吃些苦头的。我多年不在家,也不知那俩丫头品性如何。大哥若觉得合适,倒可以回去说一说。”
确实,夏明启默默点头。
想结门好亲,哪有不付出代价的?看夏珍珍,就是现成的例子了。
若侄孙女懂事,自然可以安安稳稳做她的正房太太。若是不懂事,只要不太出格,象齐家这样的人家也不会太打脸。只回头纳个贵妾进门,或者把当家的权力交到其他儿媳妇手上便是。好比现在夏珍珍肯长进,所以管了事,那长房的梅氏不就歇着了么?
考虑再三,夏明启还是舍不得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决定回去跟家里商量之后,再来答复,走前还特意去跟宁四娘道了个歉,为了戴良之事,辜负了她的心意。
宁四娘却毫不介意,“这亲事旁人看着好没用,得自家欢喜才行。尤其做长辈的,慎重些也是对的。”
夏明启想着窝火,本告了辞,抬脚要走,却又忽地一个弯子转了回来,“亲家太太,咱们也不是外人,有件事,能不能讨您一个主意?”
宁四娘道,“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