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下人们得了好处,自会服侍周到。都不用主子交待,宁家人的吃穿用度马上就提了个档次。
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别小看这些下人,主子定下的份额虽一样,但其中也有优劣之分。
反正自从夏珍珍打赏之后,宁芳是再也没喝到过第一天进门时喝的那种陈年茶叶。
宁芳见此,只能佩服自家外祖的行事老辣。
一样的打赏,只不过稍稍换个方式,就能把人心引动,也怨不得夏家能发家致富。否则她们家又不是真的冤大头,特特来南家当散财童子,有这必要么?
这道理不仅宁芳在琢磨,宁绍棠试用两回之后,看到成效,也在琢磨。
只有南湘儿心中怨忿,因为夏珍珍可没有给她一只这样的荷包,所以她什么都没有打赏。
可自那回夏珍珍在船上狠发了回脾气之后,南湘儿再不敢到她面前来要东要西,也亏得夏珍珍这么打赏,很是给她做脸。就算她什么都不给,也没人敢小看她半分。倒比从前她在家时,更加恭顺。
只是虽然得到这样的待遇,可毕竟没有亲手打赏,看人巴结来得痛快,南湘儿也只好暗地里在心中惆怅了。
好在很快便是父亲的发丧之日,身为嫡长女,南湘儿只得亲自摔丧驾灵,十分辛苦。
本来这差使该是勤哥儿的,可他年纪实在太小了,身子又弱,真要这么折腾下来,只怕小命都要去掉半条。
所以夏珍珍便主动提出,不如让南湘儿来担此重责。
南湘儿原先还以为,以南老太君那样古板脾气,还有南家那样重男轻女的规矩,必是不会同意,谁知竟是一说就准了。
于是南湘儿只得多准备几块特殊帕子,狠狠的在众人面前扮了一回孝女。
虽说人是累得不行,但她孝顺的名声倒是传开了。
况且人长得也不错,一身孝服更加显得楚楚可怜。倒是有些人家暗暗留了心,觉得便是三年之后年纪大些,但知道孝顺,且如今舅舅又在做官,到时也能来上门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