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二爷忿然道,“都怪那个姓俞的!嘴上说得好听,其实不就是怕咱们霍家人去了,收拢残兵,他就捞不着好处了?哼,一个劲儿的喝兵血,他也不怕遭报应!”
军队跟文官体系不一样,一支军队的建立磨合要很多年。而且经常面临生死之战,所以一旦哪个将领带出来了一支军队,通常士兵都只会信服这个将领及其后人。
霍家人请战,首先当然是父仇不共戴天,其次也是急于收拢自家的军队。
因为这也是他们的政治资源,在朝堂上的安身立命之本。要是没有了这支军队,那霍家也就真的散了。
而俞志国身为军中将领,明明知道这一点,却假仁假义的拒绝了霍家,他的目的很好猜。
第一是便想鲸吞俞家的这份政治资源,第二借着重组霍家军的机会,他还可以从中大捞好处。
首先假报战死士兵名额,可以从朝廷骗人头钱;其次重组霍家军,重新任命军中将领,又可以大发一笔横财;然后扩招军户,克扣军饷……
林林总总,而且他干这一切,还可以继续打着霍家军的旗号。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
霍家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俞志国当真就是这么个人。
多的不说,光说他这还没霍老将军一半年纪的将领,却在京中有了三所大宅子,且座座比霍家豪奢数倍,就知此人行事作风了。
所以霍家才在会被他拒绝之后,赶紧找上程岳。
也亏得程岳仗义,允了霍通随军,才算是给了霍家一条生路。
所以俞志国后头故作大度的放出那样酸话,就是妒恨程岳斩了他的财路。
但他是皇上的心腹,这些事就算大家心里明白,也没人敢说,只能任由那些有利于俞志国的流言满天飞。
“二叔你莫担心,那姓俞的嘴皮子再厉害,可上了战场却是要见真刀真枪的。我就不信,他这么些年也不养兵,反总喝着兵血,还有士兵肯替他卖命。哼,等到真打起来,才见真章呢!”
霍二爷点头,这也是文官和武将的差别所在了。
文官可以靠着溜须拍马上位,但武将若逢战乱,就必须要用实打实的拳头说话。任你纸上谈兵再厉害,若打不赢胜仗,一切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