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芳本来想说,自己可以出这份银子的,可听了娘亲的话,又把话咽了回去。
也好,让妹妹拿着母亲陪嫁首饰的钱去学习,才更能让她体会到这份深沉的爱意。
宁芳自然知道,夏珍珍肯花这个银子,不仅是给宁萍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给她一个更好的出身。
就算宁芳把两个弟妹弄成了双生子,但明眼人谁看不出来呢?宁萍就是个庶出,将来结亲时,说不定就有人嫌弃她这些。
但此时,她有机会投了名师,将来再说亲,也可抵消她出身不足的缺点了。
所以宁芳只道,“祖母不必担心,京城有我呢,五妹也不至于孤苦无依。如今她年纪正小,能有个这么好的机会求学,我也觉得不该错过。”
看着她们母女态度坚决的样子,宁四娘老怀欣慰的把事情答应下来了。
也不必等宁怀璧回来商量,就亲自提笔给董大师回了封信,表示一定会把孙女送来。
而宁萍,在得知夏珍珍花了三千两银子,送她求学时,伏在夏珍珍膝盖上,哭得不能自已。
夏珍珍慈爱的抚着她的头,“我说过,我的女儿,娘但凡有这个能力,都会给你们最好的东西。女孩儿家这一辈子能自在的时候不多,但你们给娘做一天女儿,娘就不会拘着你们,让你们且自在一日。
不过往后爹娘不在身边,你也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天凉了记得加衣,天黑了不要熬夜,伤眼睛的。我在你二姐那里还留了一千两银子和好些补品药材,她每月会打发人往你这里送,不要舍不得吃用。你身子弱,可不能生病,病一回,娘的心可要疼死了。”
宁萍只是死死抱着夏珍珍的腿,哭得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然后,在全家人离京之前,先打点了行李,把宁萍送到长春观去了。
董大师是个非常有气质,也非常有个性的老头。别看已经八十多了,仍旧勤奋之极,作画不辍。
宁家人来时,他只勉强赏脸跟宁四娘略说了几句话,就把宁萍领去当助手干活了。
要不是看宁四娘上了年纪,只怕话都懒得说一句。
弄得宁怀璧想感谢,想拜托的话,全都无从出口。最后只得叫宁芳,往后不时打发人来探视。然后也准备一份谢礼,给管奉送去。至于他们,肯定得等去塞北安定下来,才有空给这位管姨母写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