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说:“善知识!如果想要修行学佛,在家也是可以,不一定要出家住寺。在家人如果能够依法修行,就好像东方人心地善良;出家住寺不能依法修行,就好像西方人心地不善。只要自心能够清净,就是自性的西方极乐世界。”
韦刺史又问:“在家人要如何修行呢?愿和尚教导我们!”
大师说:“我为大家说一首无相颂,只要依此修行,就好像经常与我同在一处;如果不这样修行,即使剃发出家,在修道上又有甚么益处呢?”
偈颂说:
心地平等何须烦劳持戒?行为正直哪里还用修禅?
知道报恩就能孝养父母,明白义理就能上下相怜。
懂得谦让就能尊卑和睦,能够忍辱就能制止众恶。
若能如钻木取火般勤修,污泥之中定能生出红莲。
苦口的常是治病的良药,逆耳的必是利行的忠言。
改正过失必定能生智能,维护短处必定心内非贤。
日常生活中常利益他人,成道不是只有布施钱财。
菩提只需要向内心寻觅,何必徒劳向外求取玄妙?
听我说偈之后依此修行,西方极乐净土就在目前。
惠能大师又说:“善知识!大家都要依照偈颂修行,来见取真如自性,直截了当成就佛道,时间不会等待人的。大家现在暂且散会,我要回曹溪去了,大家如果有疑问,就到曹溪来问我。”
当时,韦刺史、官员以及在法会中听讲的善男信女们,各自都心开意解,有所领悟,并且信受不疑,决心奉行。
惠能大师对大众开示说:“善知识!我这个法门,是以定慧为根本。大家不要误以为定慧有别。定和慧是一体的,不是两个。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当在发慧的时候,定就在慧中;当在入定的时候,慧也就在定中。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是定慧均等修持。因此,各位修学佛道的人,不要说“先定才能发慧,或先慧才能入定”这种分别的话。持这种见解,就表示法有二相。口中虽说着好话,心中却不存善念;徒然有定和慧的名称,却不能定慧等持。如果心与口都是善的,内与外都是一如,定和慧就能均等了。自我开悟,自我修持,不在于诤辩;如果争论先后,那就和痴迷的人一样。如果不能断除胜负之心,必将增长我执法执,自不能远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