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就这样与道士朱从山穿州过府,到处寻找吃食。
17世纪的的中国,饿死倒毙在路边,是最常见的风景,谭启明后世读史,深思作为一个百姓,几千年的古代历史,从来就没有过辉煌只有漫长。
17世纪的世界并不缺少吃食。
北美大陆上有千万头野牛在奔跑。
北海的鳕鱼让整个欧洲都抱怨那难吃的咸鱼。
鄂霍茨克海的明太鱼泛滥成灾。
在洄游的季节,鲑鱼拥挤在松花江、拥挤在额尔古纳河上。
到处都是食物……
可是这些都与中华民族无关,这些到处都是的食物与黄河流域的饥民无关,那些远方的食物,并不能拯救凄苦的饥民,而饥民只好拿树皮、野草、观音土来拯救自己的肚皮。
中华民族的航海技术并没有问题,中华民族的人口也不成问题。管理着中华民族的人根本就不缺少吃食,他们的见识更决定自以为天下第一。那么中华民族的上流社会在干嘛呢?他们都非常忙,他们都在用最崇高的道德光环缠绕自己,上午高呼忠君、下午高喊爱民……
嗨饥寒交迫的朱从山、吴名,都不知道有那么多君主、重臣深深的爱着他们,他们背弃、辜负了那份爱,其实在这样的浓浓爱意之下,就是饿死还算什么呢?圣贤有云——饿死事极小、失洁事极大啊。孟大圣人就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满怀忠义的臣民就那么咔咔的饿死,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太平盛世。
唉,两个人不听圣人的胡说,对饥饿怀着无限的恐惧,对吃食怀着无限的向往,就那么毫无廉耻的来到了北明。
朱从山带领着吴名流浪,却是吴名养活两个人,因为鲁王一系,虽然不能士仕,但是出得许多名医,首先炼丹本就是古人追求健康长寿的手段,当然也不乏那些权贵、富豪为了拯救他们的性能力,当然炼丹也许能在片刻拯救他们的性能力,而更多的是让他们丧失了性能力甚至性命。
鲁王一系炼丹也无非就这两个目的,,两百年炼下来,总有一些心得、经验,都发现了一些规律与药物。这些心得、经验、药物……代代相传,而吴名是一个聪明灵力的少年。
吴名在家里,过着囚徒一样的生活,不能走出房子去外面玩,就是到院子里,也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孤独的孩子就跟父母学习,识字以后就翻阅家里那些炼丹的书籍《抱扑子》、《淮南万毕书》、《平龙认》……这些书中的光学、物理学、化学知识,让寂寞、孤独的童年生活多出了许多趣味。
尤其是《平龙认》,给童年的吴名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凡水者,皆阴阳二气,阴气轻若无物,阳气可助物燃,阴阳二气燃得为水……
阳气之存广矣,可吸之气,皆存阳气,万生赖之以存,凡五分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