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门左侧百十米,有碑林一片,名为“住心碑林”,历史久远,可追溯至建寺时期。
两人行至碑林前,见有赑屃驮一方石碑作碑林之首,上书“住心碑林”四字。
漱玉和住空沿着石道漫步。石道正中是一行石碑,总共十方,各书十心阶次:异生羝羊心、愚童持斋心、婴童无畏心......秘密庄严心。
石道左右是两行菩提古树,枝叶葳蕤,不知树龄几何。行走其间,有菩提清香飘逸。
住空说:“今日师父说了经中一则故事与我听,我学识浅薄,没有悟透。”
漱玉好奇心上来了,“什么故事?讲来听听。”
于是,住空耐心讲出:“在南篱之地,有一白姓女,于山间遇野莲一片,恰逢饥肠辘辘,于是采莲子为食,后又结庐而居,年年食野莲子,但到第七年,野莲只开花不结子。这白姓女居然心生怨愤,恨其心变,欲要挖莲根,以藕为食。
这时,一位老僧走过,问清缘由后,劝说道:‘野莲何曾心变?只因雨露太少,才不结莲子。它供你食用六年,恩德深厚,你却反伤它性命。非它之心变,而是你的心变了!’白姓女一听,泪流满面,心中顿悟,遂拜入老僧门下,后来成为了大名鼎鼎的白僧。”
听完这个“野莲心变”的故事,漱玉感受颇深,品道:“白姓女心变而不自知,将野莲的恩惠当作了理所当然,幸好憬悟及时,不然犯下错事,追悔莫及。”
住空问:“居士觉得是什么让她心变的?”
听到这个问题,她沉思许久,“是执着相。”当这三个词完完整整从她嘴里吐出来时,她猛地一颤!
住空被吓到了,连忙问:“你怎么了?”
漱玉兴奋非常,“没错,就是执着相。执着外物而异化内心,却不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佛祖,无穷般若心自在,唯有破执才能得真我!”
听了这番话,住空若有所思,似乎找到了师父讲这则故事的良苦用意。
而漱玉,她也瞬间开悟。说来桎梏住她的,是对实力的执着,是对复仇的执着,而执着过深就给了心魔可趁之机,于是被放大了仇恨情绪,轻则影响心神,体病膏肓,重则反被利用,涂炭生灵。不能够破执,心魔便永远在,非外力可以剔除。
并且,她已经掌握到了破执的法门,那就是“白骨观”。
白骨观的要义就在于:脱去皮囊,无非二百零六骨;穿上衣裳,可有一万八千相。观美人如白骨,使我无欲;观白骨如美人,使我无惧。无欲无惧,可谓众生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见无相如来,禅境自生。
疏通这些,她心神清明,胸腔开阔。她与住空两人走过碑林,反转禅院而去,俱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