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还是冲着柳如烟的话本小说《红楼梅》去的。
虽然《红楼梅》被儒门的评价很低,说是艳俗小说,有辱斯文。
实际上,百姓们却喜闻乐见,追更的人不计其数。
“...”
富商打开大夏儒报,刚刚翻看了几眼,就觉得无聊。
什么玩意!
别说没有《红楼梅》,没有其他的话本小说,朝堂趣闻。
反倒是通篇的之乎者也,圣人文章。
唯有头版上,宋青鸾被打入诏狱一事,倒算是个热点新闻,还算有点意思。
其他地方,实在是乏善可陈,看得人直打哈欠。
更要命的是。
这大夏儒报不仅内容不行,上面还错别字连篇,甚至有一团团的墨迹,一看就是手抄的。
手抄就手抄。
毕竟,市面上大部分的话本小说,也都是手抄的。
可是字迹能不能统一?
有一些字迹还不错,可是还有一些,字迹只能用低劣粗糙来形容。
让人一眼看过去,就没有读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