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根据星条国的8080处理器相关原理,仿造出第一块夏国的八位处理器。
国内尚没有相关专利法规,各种技术都是可以共享的。
没多久,燕京无线电厂通过部里协调,得到了沪城无线电厂的全套技术资料,同样具备了生产8080处理器的能力。
“8080处理器的运行算力,足以支撑我们进行的四轴数控机床研究。”
“如果还有需要补上的地方,我可以通过海外关系,试着进口一部分国外的电子元件。”
此话一出,梁奋斗再次对方林刮目相看。
关于8080处理器技术仿制成功的消息,只有业内人士方才清楚,而且全部局限于国内的几大无线电企业。
说起该款处理器,一向处变不惊的梁奋斗也是心潮澎湃。
七十年代中期,星条国高科技企业推出能够容纳6000根晶体管的八位处理器。
并且在晶体管的排列组合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五年以后,夏国企业通过模仿,成功制造出了与8080处理器相差无几的同类型产品。
方林弯腰操作绘图软件,开始介绍自己的大致想法。
梁奋斗越看脸色越古怪。
好一个方林!
通过西方的先进计算机,完成了四轴加工中心的大量程序编译工作。
梁奋斗坚持认为高端数控机床研究,应该先搞懂机床的程序和控制系统,而不是忙于剖析数控机床制造原理。
原理大同小异,难的是怎么攻克计算机语言程序。
方林笑问道:“梁工,您之前是不是曾经随团,去过小樱花进行技术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