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一口气增加十几个郡的疆土,那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成就啊!刘彻都想骑着新到手的汗血宝马出去遛个弯,好好听听外头的人到底是怎么夸他的了。第242章张骞买回来的这批大宛马最好的当然是刘彻他们给瓜分了,别人那都是没机会碰的。霍善年纪小,骑不得这么高大的马儿,但他一点都不气馁,还积极地给每匹大宛马都投喂了一遍。并且提前预定了他爹那匹大宛马的马崽。霍善这点小要求,霍去病当然不会拒绝。结果大宛马才到冠军侯府没两天,就和霍善家的霍小黑看对眼了。霍小黑通体雪白,只有蹄子是黑的,被赵义他们养得油光水滑,长相和身量在它们圈子里那是数一数二的好,这次跟着霍善回冠军侯府后也受到不少长安名马的青睐。只可惜它都看不上眼。直至来了匹高大威猛的西域马……也不知是因为两匹马都被霍善投喂过,还是因为它们真的一见倾心,反正它们迅速成了一对儿。霍善甚至差点目睹了它们造娃现场,还是金日磾眼疾手快地把他眼睛捂住抱走了。霍善表示这点事一点都不稀奇,有什么不能看的?是不是看不起他的医家出身!金日磾不吭声,霍善怎么叭叭都行,他只管做事就好了。霍善拿他没办法,只能改为出去外面溜达。主要是去祸害一下张骞。刘彻已经决定让张骞再一趟西域,毕竟贸易这种事脸熟的去总比脸生的去好办。霍善觉得张骞既然要带几百人的队伍出发,两手空空地去多不好,不如带点货去卖。比如咱江夏郡这几年的茶叶就可以卖了。好茶叶可以炒高价,差点的茶叶还能拿来做菜。这种神奇的东方树叶,品鉴过的人都说好!这样的大宝贝,一般人想买还买不着呢。所以,只要给你一批货,你肯定能把它远销西域的对吧?!张骞很想说,我是持节出使,不是去卖货的。可霍善根本不给他机会,又给他掏了好几样样品,都是他们江夏郡出产的,俨然要拜托张骞帮他去西域开个江夏展销会。讲到后来霍善似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认为张骞带去的人还要扛着刘彻批给他出去撒币的本金,可能扛不动这么多货物,所以他这边可以出点人手跟着使团走!张骞:“……”知道了,你其实就是想让你们江夏商贾去西域开展销会。大汉境内那么大的市场,还不够你们江夏卖的吗?!霍善分析得头头是道:“西域那么多珍奇货物,光靠使团肯定没法全运回来,大汉与西域通商是迟早的事。我们只是先去打个前站,以后这条商路肯定会越来越热闹!”以江夏郡这些商品的热销程度,在大汉境内自然是不愁卖的,只不过这条商路的意义不仅在于赚不赚钱,还关乎朝廷愿不愿意在河西四郡投入人力物力。如果打下来的地方不能好好经营起来,那么就没法反驳韩安国他们口中的“这疆土打下来也没什么用”了。这可都是他舅公和他爹曾经的军功,要是没有能力也就罢了,只要有能力的话他肯定要向质疑的人证明……没有任何一片疆土是没用的!霍善准备让人去考察河西诸郡哪里适合种棉花来着。那边的阳光特别好,还常年少雨,比江夏郡更适合棉花生长。每一片土地都有用得很!霍善一点都不见外,拉着张骞吧啦吧啦了一通,讲得张骞都感觉出使要是不带上一串商队都对不起大汉、对不起朝廷、对不起天下黔首。张骞:。张骞能说什么,张骞只能应了下来。得了张骞的点头,霍善又跑去跟刘彻叭叭,咱这个到西域开展销会的计划,张骞听了都说好!河西诸郡的建设工作要抓紧了啊!刘彻笑骂:“你年纪不大,心却不小,都安排起朝廷的工作来了。要不你别回江夏郡了,索性由你去负责河西吧。”霍善跃跃欲试:“可以吗?”他都把江夏郡转悠了好几圈了,要是换他去河西他也是愿意的。刘彻见他还真动了心,马上无情地否决他的想法:“不可以。”霍善“哦”了一声。一副蔫了吧唧的失望模样。刘彻乐了。这孩子跟霍去病一样,从小就想着帮他分忧。可这种苦差事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哪里能让一个小娃娃跑去吃这份苦头?朝廷又不是没别人了。刘彻心里越发喜爱霍善这娃儿,便让他在宫里多住几日,和太子一起多认识点长安小辈。每天想接娃回家都无功而返的霍去病:“……”怎么回到长安后他和自家娃儿见面的次数还不如待在江夏郡?霍善倒是个上哪儿都能住得很习惯的,既然刘彻让他跟着太子交朋友,他就热情地跟人聊了起来。聊天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待在长安是不是很闷?是不是有许多想法施展不开?在长辈眼皮底子是不是偶尔有种喘不过来的难受?想不想拥有长辈们不愿意给你的自由和机遇?来吧,江夏郡欢迎你!等你们历练出来了,还会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你们去翱翔!目前我们手头有南方大开发计划以及西北大开发计划可供你们选择!什么?你只想好好读书,不想自由飞翔?那你想不想……时常听当世大儒董仲舒讲课?没错,对的,董仲舒就在我们江夏郡。什么?你家中有老人不能远游?你家中那位老人家身体健朗不?要不要来我们江夏郡养老……我们江夏郡那养老条件哟,董仲舒去了都说好!闲着也是闲着,霍善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白费唇舌,来一个聊一个,来一双聊一双。聊得人家小年轻们心潮澎湃,每次见过太子以后就跑回家表示要追随太子前去江夏郡建功立业。众朝臣:?!怎么回事?他们在朝中勤勤恳恳建设大汉,一转头自家孩子怎么被人忽悠瘸了?……自己想去江夏郡就算了,为什么还仗着隔代亲跑去撒娇扮痴游说家中的祖父母跟他们一起去?!太过分了,真是太过分了。太子刘据领着霍善在未央宫中瞎溜达的时候,总感觉路上遇到的朝臣看向他们的眼神都怪怪的。“他们怎么都这样看着我们?”刘据暗自和霍善嘀咕。霍善一脸无辜:“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太久没见到你了,想多看你几眼吧。”刘据虽然觉得霍善这说法不太靠谱,但也找不出别的原因,只能继续与霍善一起环未央宫完成当天的遛弯。还是到刘彻把他俩拎过去问他们是怎么把人忽悠到非跟着他们走不可的,刘据才回过味来:敢情是霍善的小锄头挥得太好,人家当爹的才目光幽幽地看着他们!霍善可不会怯场,当着刘彻的面又把自己给小年轻们画的大饼给吹嘘了一遍。什么叫两越彻底归化,什么把江南变成鱼米之乡,什么让西北商路通畅,好听的话简直张口就来……还句句都说到刘彻心坎上!要不,让太子待在长安,换他去江夏郡?第243章刘彻当然也只是想想而已,他毕竟是个爱享受的人,未央宫这么大他住着都觉得不够舒坦,还要在上林苑扩建个建章宫。江夏郡那太守府糊弄一下太子还好,要他久住就不太够了。若非霍善确实能捣鼓出很多新鲜玩意供他享用,刘彻上次也不可能在江夏郡待那么久。刘彻看向旁边的太子,问道:“你还想去江夏?”许是因为孩子在自己面前晃荡的次数少了,刘彻看自家娃反而顺眼了许多。当父母的大抵都是这样的,只要孩子在自己面前待满三天,一准要上演些“父慈子孝”或者“母慈子孝”的场面,不是你嫌弃我就是我嫌弃你。何况刘据在霍善的影响之下,大事小事都写信给刘彻叨叨几句,有什么拿不准的问题还诚诚恳恳地在信里询问刘彻的意见,勉勉强强也让刘彻渐渐生出点老父亲的慈心来。自古以来都没有把太子扔那么远的道理,这样做很容易叫旁人生出点不该有的心思。刘据理了理思路,才对刘彻说道:“父皇春秋正盛,孩儿不管去哪儿心里都是踏实的。”他如实和刘彻聊起自己的想法:如今两越内属、河西建郡,大汉的疆域已经太大了,大到朝廷很难全面掌控。他想认真在地方上多听听多看看,争取以后能为刘彻分忧。刘彻本来正随意地把玩着颗圆润剔透的玉珠,听了刘据的话后手微微顿了顿,终于正眼打量起自己这个长子来。他年近三十才得了这个儿子,最初他对这个孩子的降生当然也是满怀期待的,只是随着这孩子年纪渐长,左看右看也没看出什么出众之处。刘彻生来就轻易得到最好的一切,心里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继承人必须是最好的,所以对于各方面都平平无奇的刘据有点不满意。刘据在江夏郡的这两年每日跟着霍善出去遛弯,平日里也没少锻炼骑射功夫,身量咻咻咻地拔高,如今瞧着已经是个姿容秀挺的少年郎。这模样倒还算拿得出手。说起话来也比以前言之有物多了。既然刘据有这样的胆识,刘彻便也没有再说什么,继续悠悠然地听两个小孩在他面前吹嘘什么南方大开发计划。今年本就是个多事之秋,除却关东水患之外,长安城中也不算太平。平阳公主家就很不安宁。原因在于她的第二任丈夫与他父亲姬妾通奸,事情败露后畏罪自杀了。平阳公主虽然已经是当了祖母的人了,可今年也才四十出头,不可能就这么寡着。该找驸马还是得找。依照汉制,公主的驸马要在列侯中选。平阳公主看了一溜名单,没挑出哪个合心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