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本网 > 其他类型 > 论语新论传统经典的当代意 > 第24章 <论语八佾>第24章 孔子之使命与仪封人之远见

第24章 <论语八佾>第24章 孔子之使命与仪封人之远见(1 / 1)

原文: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仪地的边防官诚恳地请求拜见孔子,说道:“凡是德行高尚的君子来到此地,我从未有过不能拜见的情况。”于是,孔子的随从弟子安排了他们相见。仪封人见过孔子出来后,对孔子的弟子们讲:“诸位何必为夫子失去官位而忧愁呢?在这里,‘仪封人’指的是仪这个地方负责守卫边疆关卡的官员。‘请见’表示请求拜见。‘君子’在当时是对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之人的尊称。

‘丧’指的是孔子当时失去官位、在政治上失意的状况。这反映出孔子在仕途上遭遇了挫折和困境。

仪封人出来后所说的“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其中“无道”指的是社会缺乏正义、道德沦丧、秩序混乱的状态。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暗示社会急需变革和拯救。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木铎”是以木为舌的大铜铃,古代君王或官员宣布政教法令时,会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的关注。仪封人将孔子比作木铎,意味着他认为孔子肩负着唤醒民众、传播正道、为社会指引方向的重大使命。

仪封人的这番言辞,充分展示了他对孔子的敬仰以及他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1.坚守正道的使命

仪封人的话语中蕴含着对孔子在混乱无道的时代中肩负着传播正道、唤醒民众这一神圣使命的深刻认知。在那个礼崩乐坏、社会秩序崩溃、道德准则被肆意践踏的时代,孔子的理念和教诲宛如黑暗中的明灯,具有为人们驱散迷雾、照亮前行道路、指引正确方向的关键价值。他不顾艰难险阻,坚定不移地传播仁爱、礼义、忠信等核心价值观,为重建社会秩序、净化人们的心灵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决心。

2.对君子的尊崇

仪封人对能够与君子相见的强烈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尽管深陷混乱与无序的泥沼,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高尚品德和卓越智慧的尊崇与向往从未熄灭。这种对君子的敬仰,不仅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美,更是对正义、善良、道德和智慧这些美好品质的本能追求。它体现了即使在最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依然能够激发内心深处的希望和力量,成为支撑人们在黑暗中前行的精神动力。

3.信念的力量

孔子一生历经诸多挫折和困境,政治理想屡屡受挫,四处碰壁,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不移的信念。他坚信自己所倡导的道德理念和社会秩序终将被人们所接受和践行,这种坚定的信念并非盲目和固执,而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洞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坚定向往之上。他的信念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启示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和逆境时,不应轻易动摇和放弃,而要坚守内心的信念,相信自己的价值和使命,以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勇往直前,去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

4.社会的觉醒期待

天下长期处于无道的混乱状态,社会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混乱,民众生活在痛苦和困惑之中。仪封人的话不仅表达了他个人对孔子的尊崇和期待,更代表了整个社会对正义、道德和秩序回归的强烈渴望,反映了民众对能够引领社会变革、拨乱反正、重建和谐有序社会的伟大人物的急切期盼。这种期盼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社会进步的追求,是人类不断自我超越和完善的内在动力。

最新小说: 末世:投资邻妻,返还神级异能! 洪荒:疯了!你告诉我这是巫族? 从长生功开始修仙 九叔:我的金手指能变异万物 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龙纹神医 换嫁给绝嗣太子后我连生三胎 小师妹一身反骨,偏偏全宗门团宠 七零:凝脂美人太撩,糙汉脸红了! 修仙万年后,冷艳魔女跪求我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