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子张问道:“令尹子文多次担任令尹这一要职,每次获得任命时,他的脸上没有丝毫喜悦的神色;多次被罢免职务,他也没有显露出怨恨恼怒的表情。而且,他在卸任之时,一定会把自己在任时的政务情况毫无保留地告知新上任的令尹。这个人究竟怎么样呢?”
在此,“仕”这个字,其本义是指做官、任职。“三仕”表示多次出任官职。“令尹”是楚国的官职名称,是当时楚国的最高官职之一,掌握着极大的权力和责任。“喜色”指的是因为好事、喜事而在脸上表现出的喜悦神情,反映了内心的欢喜和兴奋。“已”在这里意为停止、结束,具体指被免除官职、不再担任职务。“愠色”则是由于不满、怨恨或生气而在脸上呈现出的不快、恼怒的神情。
孔子回答说:“他可以称得上是忠诚了。”子张接着问道:“那他算得上是达到仁的境界了吗?”孔子说道:“不知道啊,仅仅凭这些,怎么能说他达到仁的境界了呢?”
“忠”字,含义丰富且深刻。在这种语境下,它主要指的是对职责的尽心尽力、对君主或上级的忠心耿耿,以及在面对权力的得失时能够保持坚定和稳定的心态,不因个人的荣辱而改变对职责的坚守。
子张又问道:“崔子杀害了齐国的国君,陈文子拥有四十匹马这样可观的财富,然而他却舍弃了这些,毅然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于是又离开了。再到一个新的国家,他还是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像我国的崔子。’然后再次离开。这个人又怎么样呢?”
这里,“马十乘”中的“乘”是古代的量词,一乘指四匹马,“十乘”即四十匹马,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违”指离开、避开。
孔子回答:“他可以说是清白的。”子张追问道:“那他算得上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啊,这怎么能算达到仁了呢?”
子张通过详细阐述令尹子文和陈文子的具体行为事迹来向孔子请教,而孔子分别给出了“忠”和“清”的评价,但对于他们是否达到了至高无上的“仁”的境界,孔子都予以了否定。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1.仁的高标准与多层次的深入探究
孔子对于令尹子文的“忠”和陈文子的“清”的评价,与“仁”的境界相对照,引领我们深入思索仁这一概念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以及其设定的极高标准。仁并非是某种单一、孤立的品德表现,如单纯的忠诚或者表面的清白,而是一种融合了众多优秀品质、涵盖了人生各个层面、贯穿了所有行为举止的全方位、深层次、高境界的精神特质。
仁要求我们不仅在对待职责和权力时表现出忠诚和公正,还要在面对人际关系时充满关爱与慈悲;不仅在面对利益诱惑时保持清白和廉洁,更要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人类和谐方面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它是一种超越了个人得失和局部利益,着眼于整体福祉和长远发展的宏大视野和高尚情怀。
2.品德与仁的关系的全面审视
子张所列举的事例清晰地揭示了品德如忠诚和清白虽然是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仁的全部。一个人即使展现出了令尹子文那种不骄不躁、尽职尽责的忠诚品质,或者如陈文子般在污浊的环境中坚守自身清白、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也仅仅是在迈向仁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