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贾母
听了女先儿的分解
就说出了一番话来,
把这类平书的套路
给彻底解开了。
那女先儿就笑道:
“老祖宗原来听过这一回书。”
众人都道:
“老太太什么没听过!
便没听过,
也猜着了。”
只听贾母又笑道:
“这些书听听说人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做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服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搭后语?”
那《西厢记》、
《牡丹亭》就是那一样的。
特别是那《牡丹亭》,
讲述了南安太守
杜宝的女儿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