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竖起耳朵,拍拍玉竹的手,又拍拍炕沿,示意她坐下说。
玉竹依言挨着她侧身坐下,声音柔和:“钱氏治好眼睛,回去后不久,便开始绣花。”
“啊?”明珠插嘴:“玉竹不是说了,让她不要绣花么?”
“钱氏也是没办法,她家中为了给她治病欠了许多银钱,若不绣花出去卖,家中老小只靠着她夫婿一个人生活不下去。”
玉竹笑道:“说起来钱氏也是个有主意的,她把太后娘娘赏的银子拿出一些,重新拜了有名的绣娘为师学绣技。那些绣娘听说钱氏有拜见过太后的福泽,教起来都是尽心尽力,加上钱氏心灵手巧,现在她已是上京城中颇为有名的绣娘,一副绣品拿出去,能卖不少钱呢!”
玉竹拿出一张绣帕递到太后手中:“太后,这便是钱氏的绣的帕子,前几日她来看我,特意将这帕子送了给我,说她今日的好日子,都是太后给她的。她不敢擅自给太后敬奉东西,只能托玉竹给太后磕几个头。”
说着玉竹便跪在地上,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头。
太后一迭连声地叫明珠扶玉竹起来,待明珠来扶时,玉竹已是磕完了头自己站了起来。
“好,好!这事于哀家只是无意为之,未曾想这妇人倒是个知恩图报的,阿锦,下次钱氏再来时,你便替哀家收了她的东西罢,也省得她总挂在心上。”
玉竹答应一声,笑道:“下次钱氏再来的时候,娘娘的眼睛就好了,能看到钱氏的绣工如何。那些和她一起学绣的人都说,钱氏这是因为见过太后,蒙了太后的福泽,忽然开窍了,不然的话,哪有一个人莫名其妙一下子就变聪明的?”
“可不是嘛,”明珠笑道:“自从奴婢跟在太后身边,手脚灵便了许多,脑子也好使了,就连容貌也比之前漂亮了许多呢!人家都说,就算是一块土坷垃,跟在太后身边也会变成明珠!”
太后被她逗得笑个不停,似乎也不那么紧张了,朝着明珠的方向笑骂道:“你的意思,你就是一块土坷垃?”
“可不是嘛,”明珠笑着打趣,声音如珠落玉盘:“奴婢以前不光是土坷垃,还是块粪土坷垃来着,若不是太后调教,哪能变成现在的明珠啊!”
几名随侍的宫女会意,也七嘴八舌地笑着附和。
“明珠姐姐说得对,奴婢自从来了太后身边,耳闻目睹太后说话行事,自然而然地就聪明了不少!”
“太后您瞧瞧绿松这蹄子,竟然还学会拽文了!”
“太后宽厚仁慈,福报深厚,咱们跟在太后身边,可也没少沾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