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订盟后,刘邦本欲引兵西归。
这时大臣张良和陈平前来面见刘邦道:“大王真的想要西归?”
刘邦点头道:“当然,盟约已定,自然要遵守合约,况且经过年年战事,我军早已疲惫不堪,也该是休息了。”
陈平拱手道:“臣有异议!”
“说罢!”
“如若大王真的遵守合约,天下必定会被项羽得到了!”
刘邦诧异道:“何故?”
“大王之兵与项羽之兵何如?”
“项羽兵精,汉兵不如也。”
“那何故此次大王能败项羽,使他同意鸿沟分界?”
“自然是寡人多助,项羽少助了。”
“但是大王有没有想过,此时正是项羽兵力最为疲惫的时刻,如果等到他回到封地,养精蓄锐,扩编士卒,就算有众诸侯相助,大王真的就能够再次打败他吗?”
“这···”
张良也说道:“大王也知道将士们都十分的疲惫了,但是大王是否想过如果我军回国后,士卒们都沉浸于家乡的平稳安逸之中,那下次再征召他们,一定会让他们有怨气,如此怎能保持军队的士气呢?
所以臣以为楚汉之争应该速决,而不能拖下去慢决,这样会让天下人认为大王不能击败项羽,导致丧失民心和信心,他们一定会为了结束多年的战乱而倒向项羽。”
刘邦听着张良的分析,认为十分有道理,但是还是有些犹豫道:“可是楚汉已经签订盟约,如果寡人公然背弃盟约,失信天下,之后还如何号令群雄呢?”
陈平道:“任何事情都分为轻重缓急,如今快速打败项羽是急,安抚诸侯是缓,平定天下是重,丢失信用是轻,况且只要大王打败项羽,您就是天下实力最强的诸侯,就算失去一些信用,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又有什么关系呢?”
刘邦思索片刻道:“寡人认为你们说的有道理,传令擂鼓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