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外出的中央军回到关中,马邑之谋正式宣告失败,各方的将领也来到长安述职。
汉帝恼怒大行令王恢,自己提出的战争却临阵脱逃,故而将王恢下狱,要求廷尉府审判他的罪行。至于其他的各路将领汉帝都没有惩罚,也没有奖赏,只让他们各自回到驻地。
鉴于泄密出现在镇北将军辖区,汉帝罚了镇北将军修武侯一百户食邑,以作惩戒,东部都尉闾丘吾免职,东部都尉一职由建章监卫青担任。
同时任命白泽为辽东郡西部都尉,公孙敖为北地郡中部都尉···
汉帝为了巩固边防,除了原来的各郡三个都尉后,又一口气任命了五六个都尉,另外,为了充实郎中府,下令将有些勇力的材官将军李息和在这一战中有些表现的将领,都收入郎中府,为郎中,李息为中郎。
而被下狱的王恢被廷尉府判处“畏敌观望”之罪,死刑。
王恢不服,千方百计寻找能够救自己的办法,最后买通丞相田蚡,想要通过汉帝的母亲王太后求情,但是这仍然不足以平息汉帝的愤怒,因为这是汉帝亲自听过并指挥的第一场针对匈奴的计策,竟然失败了,岂是轻易就可以放过的。
王恢自知自救无望,心灰意冷之下,在狱中自尽而亡。而廷尉府对外宣布的则是前大行令王恢,自觉辜负天恩,导致战事失利,故而在狱中自杀谢罪。
正在上林苑训练的李息得到这一消息后,也不得不叹息世事无常,一个月前还是大权在握,身负天恩与他谈笑风生的人,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死去了,他也明白了不是谁都可以随意,接受天恩的垂青的。
没这个命和能力,就不要离天太近了,不然生死族灭,就在今朝,他又想到了景帝时期的晁错,更是觉得长安不是一个好呆处,便想着还是尽快外放去边关的为好,安全。
马邑之谋失败了,还有尾巴要收拾,于是汉帝召集了大汉高层开了一个展向未来,如何对待与匈奴接下来的会议,地点在未央宫前殿后面的宣室殿。
与会人员有,尊贵的大汉皇帝陛下刘彻先生,大汉丞相皇帝的舅舅田蚡先生,大汉御史大夫白公国第一继承人白纶先生,大汉太尉已逝太皇太后的弟弟窦婴先生,以及皇帝陛下的贴身智囊团,九卿,太学中有能力的博士等人都参见了这次大会。
“陛下,如今马邑之谋已经失败了,如果与匈奴人就这样打了起来,不说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就是支援北疆需要的人力物力,也是不可计数的。
不如接着与匈奴和亲,以迷惑匈奴人,不仅能够维护国家的稳定,还能为我大汉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等到我大汉真的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再与匈奴人撕破脸皮也不迟啊!”
汉帝最近特别看重的中大夫主父偃率先出言说道。
主父偃,是齐国临菑人,学的是纵横之术,入的是纵横家,是齐地有名的纵横家大师,今年去年通过齐地的举贤良方正得以进入郎中府,成为与徐乐、严安同一批的郎中,之后更是凭借一番言论得到了汉帝的看重。
一年之内,接连升任谒者﹑中郎﹑中大夫,得到了汉帝的破格任用,使得郎中府的同僚们好一番羡慕,是汉帝面前数一数二的红人,但是由于其为人孤傲,所以在郎中府向来独来独往,与同僚的关系十分不好,可以说,从齐地到长安,他走到哪里,哪里的同僚就讨厌他,也是令人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