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王凤的亲笔书信,王莽立即就出发前往朝歌,由于家里没有多少浮财,所以出行的就只有他与一个家中的老仆之子。
双人双马,速度极快,只是七天,就到了朝歌。
看着眼前往来十分繁荣的大城,王莽一路的奔波好似都消失了。
王莽不是那种纨绔子弟,所以也有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小时候的经历,让他很早就成为了一家之主,所以他比同族子弟成熟得更早。
在他十六岁时,就决定外出游学,寻找自己的志向,而陈参就是他当年游学到沛郡,拜的恩师,也是在陈参的教导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志向,救天下人。
因为他游学的时候,因为朝政的混乱,使得民间乱象频出,虽然许多官员极力遮遮掩掩,但是仍然不能掩盖底层人吃不饱饭的真相。看到了那些悲惨的事,他心中一直有疑问,直到遇到了陈参,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
陈参回答:“有。”
“什么办法?”
“礼制!”
“礼制?”
“然也,当今天下,非是粮食不足,而是民不堪其扰,朝政混乱,宦官、外戚乱政专权,随意改变政策,官吏上下其手,贪污成风。
明明只有三成的税赋,被那些贪官污吏随意解读,设置一些杂七杂八的税名,竟然使得百姓不得果腹,不得不将田卖于富户和豪强。
使得地方兼并不止,百姓无立锥之地,这都是没有礼制的原因啊。
要是人人循礼,各司其职,民行民道,官行官道,民不举官,官不扰民,天下蔚然,岂会出现如此乱政?所以要想救天下,只有让天下人都循礼。”
王莽当初又问了一个问题:“可要是皇帝带头不循礼呢?那按照礼制,臣要忠于君,岂不是冲突了?”
陈参笑道:“痴儿,先贤孟子早有定论,其在《白传·孟注》中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你心中应当有所侧重。”
于是自此,王莽就开始向陈参学礼。
如今看到朝歌繁荣,来往百姓无忧无虑,难道这就是他王莽所追求的吗?看来要找人问一问了。不过要先将信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