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侯正在不断讨好刘氏之人时,又传来刘秀在南栾大败渤海援军,围困巨鹿的消息。
刘秀,这可是打赢昆阳之战的神人啊,看样子这赵汉要完。
于是李侯立即开始寻找退路,还用找吗?这不是有现成的吗,只有投靠玄汉了。
但是如今河北玄汉方面的主将有两人,到底投降谁呢?
刘秀有勇力,有威名,但是谢躬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啊,这天下看样子要被玄汉统一了,不投靠皇帝近臣谢躬,去投靠封疆大吏刘秀,这不是老子秀逗了吗?
于是李侯立刻带着人将太守绑了起来,这其中被张图发现了,遭到了张图的阻挡,但是李侯兵力毕竟最多,张图无法抵抗,兵败跑了。
李侯让人去追,结果没有追上。
但李侯也没有强求,带着赵汉的清河太守,来到了谢躬的大营,向他递上了投名状。
谢躬大喜,立马任命李侯为清河太守,让他为大汉好好的把守好清河郡。
李侯当然愿意,立马送给了谢躬大量的财宝,两人都十分满意,李侯得到了想要的名,谢躬得到了清河的利。
回到清河,李侯立马让人代兵去枣强,把叛逆刘宜的族人都给他抓起来,还有张氏,也都给他一起抓起来。
于是枣强的豪强由一超二强,变为了一家独大,就连枣强县令都成为了李氏的傀儡。
还没等李侯高兴多久,谢躬居然在邺城剿灭尤来残部时大败,就连落脚的地方邺城都被刘秀占据了。
这可咋办?刘秀如今已经成为了河北事实上的主人,对于河北的控制力可比刘子舆高多了。
没办法,继续投降呗。
刘秀看着手上清河郡递上来的降表,心中犹豫是否接受,因为根据消息,李侯在清河可谓是一手遮天。
若是轻易地接受了他的投降,刘秀的影响力进入不了清河,等到刘秀势弱的时候,清河早晚会再次易帜,岂不是心腹大患?
但是此时南下急切,若是清河抵抗顽强,就会消耗大量兵力在此处停留,可就出不上河南的大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