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三十年
自从上次匈奴联合鲜卑入侵辽东,被辽东太守祭肜击破,全军覆没后,鲜卑从此畏惧汉朝。
之后鲜卑遣使来到雒阳,表示愿意臣服大汉,并开始朝贡,刘秀遂在辽东设立鲜卑都护,处理鲜卑境内事务。
九月
鲜卑大人于仇贲、满头等率众鲜卑贵族来到雒阳向刘秀朝贺,表明鲜卑正式归附大汉。刘秀封于仇贲为鲜卑王,满头为归汉侯。
建武中元二年(建武三十三年)
东边有小国,跨洋而来,觐见天朝,刘秀接见东边小国使者,使者表示愿意成为汉朝的藩属国,世世代代为大汉称臣纳贡,请求汉皇赐名。
刘秀见其人矮,不过汉民脖颈,便以“倭”为民,遂赐“倭国”。并向倭人“赐以印绶”之事。
倭国使者喜不胜喜,又请求汉皇赐封,刘秀便赐封为“倭奴王”,并赐金印,上刻“汉委奴国王”。
等待倭国使者将金印奉回国内,交给倭国国王后,整个倭国因为得到了大国册封而举国大喜。
二月
汉帝刘秀在雒阳南宫前殿崩逝,享年六十二岁。
刘秀在逝世前留下遗诏:“朕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要俭省。各地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也不要徒损国力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
三月
太子刘庄在高庙继位,群臣为刘秀上谥号“光武”,是为大汉光武皇帝。
光武帝于乱世中再兴大汉,其功可比高祖、武帝,故而在群臣和众诸侯王的共同决定下,立庙,上庙号“世祖”,全称是为大汉世祖光武皇帝。葬于原陵。
光武帝刘秀从南阳随兄起兵以来,久于戎马生涯,厌倦打仗,并且深知国家疲敝虚耗,很想卸去重担轻松一下。
于是在平定陇、蜀以后,不是形势紧迫,很少再谈用兵的事,将所有的心思全部都用到治国理政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