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玄寿,原名何寿,是河东人,于前汉哀帝三年,拜入天师府,拜天师府第三代弟子王通才为师,是如今天师府硕果仅存的玄字辈高功,常年待在藏经阁,被尊称为阁老。
何玄寿盘坐在木台上,闭眼冥想,宛如一棵老松。早在清晨紫气东来之际,何玄寿就已经在高台坐定。
众弟子在晨功广场练功时都十分安静,生怕打扰了这位师叔祖。
张真元听说后,立马联系法兰,告诉他玄寿道长已经准备好了,可以随时开始辩论,就看他何时来了。
法兰一听,也不准备吃早饭了,立即动身前往广场。
清晨,露水还没有干涸,呼吸的空气十分湿润,再加上天师府处于高山之上,气温是很低的,可就是这样,何玄寿只穿了一件单薄的洗的发白的旧道袍。
法兰在对面坐定,调整好状态,向张真元点头示意。
张真元直接宣布道佛第三次辩经大会正式开始。
张真元话语才落,何玄寿就睁开浑浊的眼睛,苍老但是不失浑厚的声音从他的口中吐出:
“老道,天师府,何玄寿。”
“天竺,佛门,法兰。”
“道门供养三清,奉太清道德天尊为道祖,周朝时,道祖降生人间,是为李耳,又称老聃,其后又被尊称为老子。
老子晚年时,骑牛西出函谷关,道家先贤尹喜请求老子留下著作,故而老子作《道德经》五千文,是为道家始经,为道经之首。
留下《道德经》后,老子骑牛飘然而去,适时紫气东来三千里。
而我天师府始天师白朗,拜得道家先贤老庄为师,老庄学于《道德经》,是以立下天师府,道门自此而始,太清道统自此而始。是以道门出于道家。”
法兰对于何玄寿解释自家道统出处有些疑惑。
“听闻你是从天竺而来,经过西域,是以天竺在大汉西方,也就是说佛在大汉西方。
道门自道家而出,道家自老子而始,至今已有五百年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