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日
白王羲上书同意为先帝立庙,并派出使团参加雒阳的立庙仪式。同时在白庙之外的汉庙之内为顺帝立上牌位。
与其他刘姓诸侯王只有一个宗庙不同,白国有两个宗庙,一个是白国本国的历代白氏祖先,称之为白庙。
里面供奉有自始祖白武子白罴起,共计四十三位祖先,白国特殊部曲护庙军护佑,兵额三百,白国每年都会举行祭祀,位于城东。
另一个称之为汉庙,供奉着自汉高祖刘邦之后,立了庙的九位汉帝。值得一提的是,前汉时期,因为庙号准立标准极高,因此只有高帝、仁帝、文帝、武帝四位汉帝。
而光武帝以后,标准放低,几乎只要不乱来,不早逝,得罪于天下,如殇帝、安帝之流,都有庙号。在白国,汉庙三年一祭,由王宫禁卫护佑,位于城西。
除此之外,白国还有几个特殊的庙宇,但是位格相对于白庙和汉庙低了些。
有位于白府中的祖庙,供奉历代白氏祖先,只要是在族谱中有名的都有一个小牌位,而历代家主则是大牌位,白氏祖庙由白氏家兵护卫。
有位于白学中靠北方向的夫子庙,供奉白学历代公认的夫子,自春秋时期就有,如儒家的孟夫子,荀夫子等,还追授有孔夫子。其他几个学派的夫子也有,只不过相较于儒家这边,香火实在是稀少。
其余的夫子都是以画像祭祀,只有各家的立派祖师才会塑像祭祀,比如一进入夫子庙,入眼的就是百家诸祖,以儒道墨三圣为打头,其余百家依次往后派,直到小说家。
夫子庙认定的三圣是儒家孔丘孔子、道家李耳老子、墨家墨翟墨子,而这三家在白学中的传承也是最全,弟子门人最多。
还有位于城北近郊的英灵庙,供奉的是历代为白国以及白氏流血牺牲的将士,由于名字太多,有许多轶失的名字,没有刻上去,于是只在英灵庙最中间,竖起一座巨大的石碑,上书英灵二字,统一祭祀。
除了这三家比较大的庙宇,还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小庙宇,他们或成规模,或断断续续,但是都存在了下来。
比如各家依照白氏祖庙,建立的供奉各自祖先的祠堂;各个乡野山林中为了寻求心理安慰,建立的诸如山神,河神的野庙;城北祭祀诸天神的皓灵观;城东供奉诸佛菩萨罗汉的琉璃寺。这些都算是有规模的庙宇。
不过在白国的规定中,不允许有血祭的行为出现,白国朝廷不会管你立了什么庙,祭祀了什么人,但是不可以以伤害人的身体为条件。
一旦违背了这则铁律,就会被官方打为邪教、淫祀。会遭受来自白国最严厉的打击。
事情不严重的,没有危险度的,只是派出官吏衙役严厉监督,捣毁窝点,并将其取缔,将主谋关押下狱,信徒罚没重金,并引导信仰真神。
事情严重的,甚至于有人因此而死的,一经查定,则派出军队攻山伐庙,主谋当场斩首,信徒全部送去矿场服役,人道改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