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所提的建议都被何进否决,苦思无果时,袁术给何进出了个主意:
“大将军,并州牧董卓,是我袁府的故吏,如今正带着兵马停驻在河东郡,前往并州上任的路上。
不如由在下向其去一封密信,再由大将军亲自派发诏书,让他带兵从河东前来河南郡,让太后感受到威胁,届时太后就不敢不同意大将军的建议了。”
何进眼神一亮,这是个好办法,到时候只管对何太后说,不是自己非要诛除宦官,而是宦官实在是太遭人恨了,就连自己都没办法管束手下的那些官员。
如果再不同意自己的要求,恐怕他们就会联合起来,威逼朝廷,何氏身为当朝的重臣,恐会被他们打为阉宦同党,一同诛除。
“妙,甚妙,中郎将的计策很好啊,不过不能只诏令董卓一路,而是多多的召集四方猛将及大批豪杰,使他们都引兵向京城,以造成大势,威逼太后。”
就在袁术享受何进的称赞之时,一旁的曹操对这种混乱京师的计策,出言嘲笑道:
“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宦官以权宠,使局面至于此。既然治宦官的罪,当诛元恶,一个狱吏就足够了,何必纷纷召外将呢?
假托于外臣外将,大将军诛杀宦官的事情,必然会泄露。我看,这个事情是要失败啊。”
“曹孟德,你这番话是何目的,你既然不思量为大将军出策谋划,又如何在此出言讥讽,我看你就是死性不改,还想着凭借着宦官的家世,重新靠上阉宦。
大将军,在下提议将曹操逐出将府,以免我等的议事被曹操泄露给阉宦们。”
自从当初袁术、袁绍、曹操三人从识贤楼分开后,三人鲜少有联系,特别是袁术,因为家世是皇党,与曹操、袁绍清流派不同,三人之间多有嫌隙。
而曹操又与袁绍不同,曹操与河南世家相交莫逆,袁绍是河北世家推出来的新星代,与曹操貌合神离。
“袁公路,少在这里大放厥词,你的计策终究是为大将军好,还是为你身后的人好,你敢在这里说吗?
难道不是你们看到如今大汉正值倾颓之际,妄图将湖水搅浑,来一手浑水摸鱼吗?不要以为天下人都是瞎子,只有你们最聪明!”
“曹阿瞒,休得在此血口喷人,我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乃大汉中坚之臣,汉之肱骨,对大汉的忠心日月可鉴,湖海可照。”
这时袁绍也插嘴添油加醋道:“呵呵,谁不知道你们河南世家的话最是不可信,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甚至放任皇甫嵩屠戮平民战俘,可谓是世家之耻。”
“袁本初,你少在这里装大尾巴狼,要不是有白氏在后面为你们支持,你们河北算个什么?除了冀州田广民富,幽并二州都是苦寒之地,如何比得上我河南之富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