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元年
正月三日
白翟在朝天殿封赏群臣:
宗亲:
安平公白翌晋封安平王;广平公白翼晋封广平王;东武公白林晋封东武王、山阳公白机晋封山阳王、成平公白楫晋封成平王;平安公白灿晋封平安王;
淇阳公白锴改封白王···
宗亲封王者,一日十八人。
功臣:
辅国公苏岸、镇国公原建、护国公全钟,三族随白氏起于微末,功劳苦劳非常人所能比拟,故由无世袭改为世袭罔替;
清河公崔巍,由郡公改封清国公;平郡公张野改封为平国公;中山公田禋改封为兴国公;九原公白武改封为原国公。
群臣中,世袭罔替者三人,晋封国公者四人,晋封郡公者十三人,晋封县公者二十一人,其余得以封赏者百二十人。
正月十日
白翟下达《除国改郡》诏书,废除了晋制的封国制,恢复炎汉的州郡县三级体制。
同日,下达《兴学诏》,规定在州置州学、郡置郡学、县置县学,按照各州郡的户数置不等数量的学院。
同时,在中央,成立国子监,长官是祭酒,秩五品,属六曹之一的左民曹,负责管理各州郡的学校。
但白学、白宗、白院三所并不在国子监的管理之下,属于皇帝直属,与国子监同级。
为了管理地方的官学,在州郡县都设有专门管理官学的长史,负责与国子监联络。
地方学校的夫子,主要由淇阳三所学院的夫子、学生,或征召而来的有名望的儒者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