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日
朝廷在淇阳北部的祖陵旁,修建皇陵,名为大夏皇陵,元帝白翟,葬入此陵,依旧准循着先祖的薄葬原则,一玉一衣一箱书而已。
在白氏的记载中,加上如今的皇陵,从始祖白罴起,白氏共有四处家主陵墓,分别为:
白陵,位于已经消亡、被黄沙埋葬的白邑周围,埋葬着自始祖白罴到八祖白渊。
太陵,位于被毁于一炬的太行山深处的太原周围,埋葬着九祖白青到二十九祖白信。
祖陵,位于淇阳(原朝歌)北部,埋葬着三十祖白卿到五十二祖白焰。
皇陵,位于淇阳北部,祖陵之侧,规模比之祖陵大了不止数倍,如今只埋葬着五十三祖(夏显祖)白翟。
显然,自白翟后,凡大夏皇帝者,皆入此陵。
从身后事可知夏国与其余赵国、晋国不同,其余两国每一个皇帝逝世,都会大肆营造陵墓,花费民脂民膏。
而夏国从白翟起,就已经定下了后世帝王,不可多修宫殿,多建陵墓,只需居一宫,葬一陵而已,宫为白宫,陵为皇陵。
就在白翟灵柩入葬之际,北方的战事,也拉开了序幕。
三月二十三日
幽州刺史田禋所部一万四千余将士,于蓟州被段匹磾围困于此,同时段匹磾联合代国拓跋氏,让其出兵,意图阻击夏廷援军。
大都督白林、镇北大将军元安领兵十万,于范阳附近,遭遇阻挡的代国军队。
代国领兵者,是代王拓跋纥那亲自出征,麾下五万铁骑浩浩荡荡。
见夏军兵众,其中更有四五万的骑军,拓跋纥那当即派人联系段匹磾,让其赶紧来此地,与他共抗夏军,不然自己即刻撤军。
三月二十五日
正在昼夜不歇攻打蓟州的段匹磾,接到了拓跋迤那的书信,无奈只得放弃围攻蓟州,派手下大将段辽领兵两万,围而不攻,不可教其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