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是这样一个事情,诸位,可有良策。”
夏军大营,白林又一次升帐议事。
“大王,朝廷来信,援军已经出动,由太子亲自领兵,但由于多是步卒,所以,到达广阳,还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恐怕蓟州等不及了。
在下以为,或可派人出使宇文鲜卑,许以重利,封以官爵,让其袭扰拓跋部和慕容部的后翼,以解蓟州之围。”
东武王府主簿阎其向白林提出建议。
白林担忧道:“不管怎么说,宇文部与拓跋、段部、慕容一样,都是鲜卑人,先不说信任问题,就说他们会在这个时候,出兵吗?
他们敢得罪拓跋、慕容两部吗?
据本王了解,宇文部素来在鲜卑诸部中没有实力,恐怕很难引以为助力吧。”
阎其笑着道:
“大王虽知其一、但不知其二。
这宇文部虽然与慕容等部同为鲜卑人,但是因为其长久逐水草而居,其眼界与大局观,相比慕容皝、拓跋迤那等人差远了。
在他们眼中,根本没有鲜卑人和汉人之分,只有对他们有利的人,和对他们无利的人之分。
由于拓跋、慕容、段部都是因为内附中原,得以定居关内而起兴,所以宇文部对于他们三部十分羡慕。
若大王许以关内草场,封其首领以官爵,宇文部定会出兵,攻击拓跋、慕容的后方,对广阳战场形成帮助。”
白林对于引外族入内,有所顾忌,看向元安。
元安从军事角度分析,这对于此战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同意了阎其的意见,只是有些担心道:
“要不请示一下朝廷?”
白林见元安都同意了,当即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