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来到了十月,十万夏军已经在昌黎城下顿兵四个多月。
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燕军人数不减反生。
七月,镇守漠北的燕辅国大将军、多伦公慕容恪,带领着四万大军前来勤王。
八月,燕辅弼大将军、玄菟公慕容评带着两万军队,抵达昌黎。
同月,结束了朝鲜战役的燕辅威大将军、辽东公慕容垂率领才从襄国战场上下来的三万铁骑,加入对夏军的反包围中。
直到九月,燕国在昌黎一地的兵力总数超过了十五万。
将围攻昌黎城的十万夏军反向包围。
然这十五万,水分极大。
由于燕军士兵多是将领私募,属于个人财产,所以十分怜惜士兵的生命,对于硬仗、死战,根本就是一触即溃。
但每当夏军要攻打昌黎城时,这些燕军如同草原上的豺狼,纷纷围上来,想要趁着夏军注意力在昌黎,咬上一口鲜肉,以便向慕容儁邀赏请爵。
为了维持这支庞大不需要后勤的军队,慕容儁必须及时兑现自己的承诺,因此每日都会下发十数道敕封的诏书。
及至十月,燕国中得敕封县男者五百余人,县男以上伯爵三百余,侯爵百余人,封公者二十余。
特别是最新崛起的燕国豪将耿况,凭借屡立战功,一路从庶民升职到了前将军一职,甚至被慕容儁敕封为宾徒侯,手下士兵近一万人。
十月三日
“咳咳咳!”
随着天气转寒,以为战事能够在辽东入冬之前结束的夏军,根本没有准备足够的御寒物资,使得夏军中感染风寒者达到了六千多人。
更值得人担忧的是,这一人数还在不断上升,即使夏军有军医营及时救治,然后方补给线常常遭到敌骑兵袭击,许多草药运不上来。
若不是依靠夏国水师,通过海运,进入渝水,将粮辎运到昌黎大营,夏军早在八月份就支持不住,退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