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平十五年九月,白潮整合辽国、朝鲜国,统称为辽国,自立为“大辽天王”,国号“大辽”,国都“辽京”(原朝鲜城)。
任命阳鉴为丞相,郑信为大将军,崔大正为大司徒,并立平国公白才元为天王太子,妃崔氏为王后。
又任命二子汉国公白才贞为镇南大将军,开府、假节,都督汉、庆、辰三州军事。
三子全国公白才亨为镇东大将军,开府、假节,都督全、罗二州军事。
任命原朝鲜王妃白氏为朝鲜长公主,拥有开府之权,划拨三千士兵供其调度。
靖平十六年三月,白潮命白才元、郑信二人攻打辽东,最终夏辽州刺史崔松后继无力,只得退守昌黎。
七月,白潮命郑信攻伐高句丽,高句丽大败,只得臣服辽国。
征服了高句丽,让白潮一度认为自己是真命天子,再加之白氏的身份,白潮终于又往前走了一步。
十月,白潮在群臣的劝谏下,践位称帝,立国“大辽”,建都“辽京”,建元“皇命”。
诸子都晋封为王,以长子白才元为皇太子,王后崔氏为皇后,任命崔大正为车骑大将军、崔国公。
以白才贞为汉王,白才亨为平王,幼子白才利为定王。
其余白姓诸子,豪强大族,甚至原朝鲜国内的大族,都有所敕封。
靖平十六年二月,辽国水军提督张卫民联合数十名底层水军军官叛乱,想要夺取战船,返回夏国。
被水军都督白贞吉发觉,张卫民等数十人被斩杀,只有一位名叫李奕的副提督,带着千余名水军士兵,击破岸上的辽兵防线,遁入山林。
四月,铁原郡太守孙护,在郡内躲避辽国通缉的白氏子白瑾的劝说下,起兵叛辽。
白瑾是东宁王一系的白氏子,他是东宁王一系最后一位神印子,比白潮离主家更近。
原为平州长史,提前得知了白潮与时任平州刺史崔大正的叛乱阴谋,提前隐姓埋名,弃官逃跑。
本来想要从海路归国,然水军都在白潮手中,平州叛乱一起,白潮就已经封闭了所有的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