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五年三月,桓玄击败少量试图守城的司马元显军士,正式踏入建康,再现了其父桓温的壮举。
入京后,桓玄当即假借天子诏,称诏解严。
并以自己总掌国事,受命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州刺史,加假黄钺、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
及后,桓玄历数会稽王司马道之及其子司马元显的罪恶,流放仍在建康,没有逃跑的司马道之到安成郡。
数月后桓玄暗中派人杀死司马道之;
十一月,又杀司马元显、庾楷、司马尚之和司马道之的太傅府中属吏,尽数铲除异己。
南平六年正月,桓玄忌惮刘牢之及其手中精锐的北府军,于是先是以防备孙恩为由,命其为会稽太守,令其远离京口。
然后大肆对北府军士加以封赏,离间刘牢之等高层将领与底层士兵的关系。
可没过多久,孙恩又一次进攻临海郡失败,早先被其掳掠至海岛的三吴士民经上年大败给刘裕和此战后,至此死亡殆尽,仅余数千人。
知道自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害怕被朝廷俘获,处于极刑的孙恩,果断投海自尽,数百名他的妓妾和信奉他的部众皆随之而死。
不过其妹夫卢循,依旧率领其残部,坚持斗争,但已经对朝廷造不成威胁。
深感孙恩之乱已经平复,刘牢之便多次上书请求回归,但被桓玄拒绝。
这个时候,刘牢之才发觉自己被桓玄设计,于是连夜赶回北府军驻地,意图反叛,却得不到北府军将领支持。
走投无路的他于是北逃至广陵,意图投靠广陵相高雅之。
可在路上,想起自己的一生,征战沙场数十年,在死人堆里来来回回,如今居然沦落为丧家之犬,越想越觉得悲悯,最后竟然自戕于路途中。
听闻刘牢之自戕,其余北府军出身的将领,深感性命不保,纷纷北逃。
其中司马休之、高雅之和刘牢之子刘敬宣,逃往北夏,投奔了北夏河南都督、镇西将军白秩。
南平七年,桓玄自迁大将军,同年又以南郡、南平郡等共十郡封自己为楚王,加九锡,并能置楚国国内官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