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宇文邕回到长安,大醮于正武殿,以向祖宗报功,并改明年年号“宣政”
七月,为了争取山东诸州的民心,宇文邕行幸洛州。
同月,下诏山东诸州举荐有才能的人士,上县六人,中县五人,下县四人,赴皇帝行在,讨论治国治政得失。
八月,宇文邕认为柱国之位,已经不足以彰显白贺的功绩。
白贺又以“白氏不王”的祖制,不肯接受封王。
于是宇文邕设上柱国,敕封白国公白贺、蜀国公尉迟迥、郑国公达奚震为上柱国,为诸将之首。
同月,白贺以自己年老为由,乞骸骨。
宇文邕屡次挽留不得,同意了白贺的请求。
并让武阳公白聚,掌管白贺旧部,出任并州总管。
十二月,宇文邕行幸并州宫,移并州军民四万户于关中,削弱晋阳的实力,弱枝以强干。
同月,以滕王宇文逌为河阳总管,以随国公杨坚为南兖州总管,申国公李穆为并州总管,同时废除并州宫及六府在邺城的行台。
宣政元年,突厥犯边,杀掠北周吏民。
宇文邕大怒:“朕匡扶宇内,定鼎北方,就连陈霸先都不敢虎掠,小小的突厥,竟敢杀朕边民,仗着大周的盟约,竟然如此无礼。
“传令,即刻聚集大军,朕要效法明庄伐柔然,将突厥这条恶犬的脊背打断。”
四月,宇文邕集合大军十余万,亲自率军分五路北伐突厥。
此时的突厥可汗是佗钵可汗阿史那库头,是木杆可汗之弟。
木杆可汗死后,佗钵可汗继位,见周国灭了北齐,统一了半个中原,知道若再不动手,等到周国稳固,突厥的末日就要到了。
柔然的下场就是突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