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六年,就在北方平定不久,南方又乱了起来,一直提防着的杜伏威旧部,其义弟辅公祏本就与杜伏威不和。
趁着杜伏威入朝为官,窃据丹阳,举兵反唐。
李渊得知消息后,当即命襄州道行台、尚书左仆射李孝恭为帅,校检荆州刺史李靖为副帅,率李勣等七总管东下讨伐。
诸将都说辅公祏的部将冯惠亮、陈正通等人都掌握强大的兵力,肯定是想要守险不战,因此构城筑垒连绵数十里。
仓猝之间是不能攻取的,不如直指丹阳,掩袭辅公祏的巢穴,丹阳一旦攻破,冯惠亮等人自然不能持守,投降就显得很顺利了,江南动乱如是可以平定。
李孝恭认为诸将说的没错,刚想采纳诸将的意见,被李靖打断。
李靖透辟地分析了敌方形势,认为辅公祏的精锐兵力,虽然集中冯惠亮、陈正通等人身上,然而他自己统帅的军队,也都是骁勇的士卒。
冯惠亮等驻守的城栅尚且不能攻取,辅公祏固守的石头城难道是可以轻易攻取的吗?
如果我军直奔丹阳,旬月之间都不能攻下而滞留在那里,前面的辅公祏没有平定,后边的冯惠亮也是一大隐患,这样我们就会腹背受敌,恐怕不是万全之计。
且冯惠亮、陈正通都是身经百战的贼将,是决不会害怕野战的。
之所以结寨立栅,只因为辅公祏定下计谋,命令他们持重防守,只想不出战拖延时间使我军疲劳而已。
现在如果我们进攻冯惠亮、陈正通的城栅,就可以打他个出其不意,消灭敌贼的机会,只在此一举。
李孝恭素知李靖善兵,所以十分信任他,采纳了他的建议。
于是命令李靖率领黄君汉等将先攻打冯惠亮,自己率领大军押后。
很快,在李靖的指挥下,唐军经过苦战数日,终于是击破了冯惠亮的营寨,斩杀溺死敌军万余人,贼将冯惠亮败走。
没了冯惠亮抵挡,李靖很快便兵临丹阳,辅公祏大惧,派遣将领左游仙领兵据守,自己拥兵东走,退往吴郡。
主帅奔走,对士气的打击自然十分之大,所以唐军很快便攻破了丹阳,擒获左游仙、冯惠亮、陈正通等将。
进而于吴郡击败辅公祏,将其擒获,江南由此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