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三年五月十一日
吏部主持的关试正式开始,通过科举的诸位士子皆前往参加。
在谯国公外一直等待着捉婿的诸位王公大臣也都闻讯而动。
因为白望宗一直躲在谯国公府内,使得他们一直没有机会将他拿下,不过晋王成功捉拿赵义的事给了他们鼓励。
毕竟能够上榜的,只要历练得好,假以时日皆是五品之才,而能够上甲榜的,才学不会低于四品。
至于头榜的赵义、白仕唐、崔南道、白望宗,可以预料的,皆宰相之才。
如今吏部关试已至,他们认为白望宗必定会去参加考试,而从吏部出来的那一刻将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与此同时,吏部考功郎中白侃,也捏着白遐给他开具的介绍信,出发前往裴府,必须要在吏部关试完之前,做完这一切。
不然,白望宗必定会被那些人捉去。
时间缓缓过去,吏部衙门外,三辆豪华马车停在不远处,数十位家兵、亲卫将无关人等隔绝在外。
其余想要争一争的侯伯见到这种情况,都识趣的走人了,他们知道这三位来了,他们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呵呵,晋王殿下,有了一个赵义,还不满足?这是想要将金榜上的才子都一网打尽,如此肆意插手落子,难道不怕陛下怪罪吗?”
左一的一辆马车内,一个浑厚,带着有些苍老的声音从车内传出。
“尉迟老将军说笑了,本王虽是亲王,但无意朝政,所以才想着多为家中子女找一个好的归宿,以便百年之后,家中不成器的子女能够永葆富贵。”
“倒是老将军您,鄂国公一脉乃国之元勋,竟然也要亲自下场,岂不是有损鄂国公府的名声?”
说话的是中间那辆马车内中年人,约莫三十岁上下,正是当今天子的弟弟,晋王李治。
“哈哈,我尉迟宝琳已经是枯木一根,过不了多久就会埋入黄土,家中几个儿子也都具不成器,为了家族计,没办法,只能出此下策,豁出去这张老脸,寻一个贵婿,也好保存我鄂国公一脉。”
“不过晋王如今正值壮年,又深得陛下信任,居然这么早就开始考虑身后之事,岂不是太早了些,就是不知您是为府中哪位郡主求亲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