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庆五年十二月,在苏定方离去后的第一个月,白义亮没有接着攻打黑齿常之所在的任存城。
而是转变思路,先平定南方的叛乱,于是在十二月十一日,亲自率唐军本部一万人,在鸡南山附近,击溃了南部百济复国联军数万人,斩首五千人,俘获两万余人。
但白义亮并没有将他们都处死,而是放他们回家,并让他们宣传白义亮定下的今后熊津府下辖政策。
“凡熊津府下辖州郡,除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城由都督府驻军,任命都督,管辖军事外,其他一应民事皆由本地官员处理。”
“其余诸州、诸城一应军民之事,也都由本地官员自行处理,但要承担为都督府提供兵员、赋税的义务。”
“若未能完成都督府下达的兵员、赋税任务,都督府会派人责问,严重者夺官下狱。”
行文上又写明,凡起兵反叛者,在明年年初之前投降,一应罪过既往不咎,官职、军职依旧,不予处罚。
这相当于明面上承认了各地旧百济官员对当地的垄断、世袭。
也是白义亮维稳的手段之一,毕竟百济新附,不可能直接如同中原一样,派遣流官,驻军。
此种明文限制唐军诸地的文书,一经发布,就迅速惹得南部诸复国势力的拥戴,纷纷向熊津城遣使投降。
而白义亮也果真按照行文上所说,免恕了他们的罪责,让他们继续担任当地的太守、将军等官职,并授予他们自行任命官员的权利。
不过官员数量由都督府掌握,有限制,名义上仍需要都督府加盖正式符印,才算正式官员。
龙朔元年正月,短短一个月不到,在白义亮的恩威并施下,整个熊津府南部地区,二十多个郡、上百个县,都已经正式归顺,偃兵息鼓。
除了西部的黑齿常之所部,依旧冥顽不灵,拒不投降。
于是二月份,白义亮尽起熊津城的一万唐兵,以及意已决招募到位的三万当地府兵,向黑齿常之所在的任存城发起进攻。
由于任存城依山而建,地势险峻,所以大兵团无法施展。
白义亮攻打了数日都没有起色。
无奈,白义亮兵分两路,自己亲率一小部分仍然围住任存城,命令都督王文度率另一部分绕过任存,攻占后方的诸多刀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