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内,由太傅白遐带头,数位政事堂相公附和,向皇帝李厥贺喜。
得知乌海大捷,吐谷浑遣使求和,欲要重修两国之盟,李厥大喜。
“既然吐蕃大军已败,太傅,不知可能让薛仁贵继续推进,彻底将吐蕃覆灭,犹如高丽事,何如?”
李厥喜上心头,居然生出了继续向吐蕃高原投资、增兵,以达到大唐彻底击败吐蕃汗国,将吐蕃设置羁縻州的想法。
“万万不可啊。”白遐毫不犹豫的打断李厥的幻想,继续解释道:
“圣人,此战我军战略初设就是借由吐谷浑汗王复国的机会,将吐蕃人打疼,进而让其安稳几年。”
“结果薛仁贵神勇,将吐蕃人杀得大败,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能够趁此将安西四镇收回来,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若是想要彻底破灭吐蕃,且不论吐蕃地势奇高,我唐军水土不服,就是算出动的兵力,没有二十万大军,恐怕无法将其彻底覆灭。”
“这还不算攻破后吐蕃人今后的反叛,毕竟吐蕃自古没有中原人涉足,与我大唐文化也颇为迥异,收之于国不利。”
李厥又看了眼李勣,毕竟他才是军方大佬。
虽然李勣代表的唐军喜欢打仗,但同样明白事理,故而出言附和道:“老臣所言,与太傅无二。”
略微感到可惜,但李厥很快就调整过来:“也罢,今能够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也算是以复先帝遗愿,朕心甚悦,朕要对薛仁贵、白义亮等将领大赏。”
“至于底下将士们的赏赐,朕少涉政事,具体赏赐由太傅与左仆射共同拟定后,报与朕知。切记万万不可伤将士之心。”
“臣等受命。”白遐、李勣出列接受诏命。
天授二年九月九日
大唐皇帝李厥诏令,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平定吐蕃叛乱有功,授任兵部尚书,加冠军大将军衔,赐勋上柱国,封绛国公,食邑三百户。
左骁卫大将军白义亮叙趋山之功,加云麾将军衔,上柱国,鲜国公爵增食邑百户,转任安西都护,领右卫大将军,负责接收安西四镇。
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道真,辅佐薛仁贵有功,加云麾将军衔,上柱国,毕国公爵增食邑五十户,转授左威卫大将军,领并州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