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五年,李显下诏改元‘神龙’,以长安五年为神龙元年。
成功掌握大权后,李显随即在白望宗与崔玄暐的帮助下,开始解决大唐的边患问题。
命右领军卫大将军白玄燕为濮蛮道总管,率领一万唐军。
汇合黔南道总管、宁国公白平江以及岭南道总管、安南都护、宣化侯邓治武,共计三万唐军,从三路出发解决南境之乱。
命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总管,率领三万唐军,北击后突厥。
调集属国吐谷浑军两万人,增援安西都护唐休璟、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命他们坚守城池,勿要丢失一城一地。
经过两年的调度、战争,西突厥久战无果,退出安西地界。
后突厥大军七万人,被程务挺领军击溃,再次遁入漠北。
得到朝廷援军的黔南军、安南军一扫之前的颓势,先是配合白玄燕剿灭了在境内流窜作乱的僚蛮部,编户齐民三万多户,安置于和州。
神龙三年,黔南军于蒙舍州全歼骠国与濮蛮部联军三万多人,攻破金齿部、望部、芒部、黑僰濮部、濮子部五部,并接到骠国国主派出的请降使团。
唐军于金齿部、望部等五部设置羁縻州。
在金齿州、望乃州、芒乃州、濮子州、黑濮州设置下都督府,以五部中的亲唐长老为都督府都督,可世袭,划归昆州上都督府管理,属黔南道。
神龙三年末,唐军击破占婆国国都占城,俘获占婆国主,送于长安献俘。
于占婆国设置三州下都督府,划归安南都护府管理,属岭南道。
南北战事结束后,朝廷增兵安东都护府,于高丽半岛设朝鲜道,从文字上抹去高丽、百济、新罗的存在,以中原延续的朝鲜名号,代替高丽的影响力。
以建州都督白耀祖为朝鲜道总管,兵额一万,全权镇压半岛的独立军。
同年,朝廷检验新设立的海师战斗力,以水军都督李建业领大小战船三百余艘,水军一万人增援大唐在倭国长崎的驻军。
神龙七年,朝鲜军总管白耀祖成功稳定半岛局势,半岛百姓重现安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