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龙四年七月二十五日
长安,临淄王府
临淄王李隆基乃相王李旦之子,相王李旦,乃显宗李显之子,亦是武后所出。
六月十一日,李显突然被传出死讯,朝议上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立庙“显宗”。
为了继续掌控朝政,韦后提议立年幼的李重茂为太子,想要借此临朝称制。
于是在李显命丧的第一时间,韦后便强势派出韦氏子弟,指挥府兵掌控了长安,又派心腹前往均州,防范均州刺史谯王李重福回京争夺皇位。
虽然当前朝堂上白氏势微,世族被韦后打压,但其中还存在着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名为宗室,亦或者称之为皇族。
身为政治家的韦后清晰的知道,政治是需要平衡、妥协的。
于是在掌控了长安以后,他立即开始为李显发丧,又让安乐公主(韦后之女、武三思的儿媳)与太平公主(武后之女,李显、李旦之妹)共同起草了一份遗诏。
以划分新朝的权利。
经过商议,李重茂登基,相王李旦辅政,韦太后临朝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
原本这种分配方式,可以很好的平衡朝堂力量,毕竟皇族不关心谁当皇帝,只要这个人姓李便可。
然而,有人满意,有人就不满意。
因为划分给宗室的利益太多,一些跟随在韦后身后的人就没有得到好处,特别是科举、寒门出身投效韦后的人,几乎没有一点益处。
于是韦后的心腹,右相宗楚客,便伙同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以及韦氏诸子弟。
众人一同入宫劝说效法武后,完成武后未竟之志,开创一个女主的天下。
本就不甘人下的韦后哪里禁得住这种诱惑,当即露出了同意的意思。
宗楚客等人示意,兴致勃勃的便去准备祥瑞、谶语,想要效法王莽,以谶语改变天下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