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安禄山于河阳桥附近击溃封常清部,命次子安庆绪领骑兵追击,又命将领带着三万步卒坠于后,沿着骑兵的道路跟进。
自己则待在河阳,接应北岸的史思明渡河。
这边封常清率一路上不断收集溃军,终于是收拢了三万人,抵达洛阳上东门,才休息不过一刻钟,便看到城外远处尘土飞扬,知道叛军距离不远。
当机立断,命令落下城门,并组织士兵防守。
但事与愿违,大量溃兵聚集在城门处,听闻要落门,更是不管不顾往前挤,致使城门堵塞,根本无法关门。
正在追击溃兵的安庆绪见状大喜,下令冲击,硬是顶着城头如雨般射出的密集箭雨,在付出千余骑兵的代价下,攻入上东门。
洛阳外城失陷。
半个时辰后,叛军大队抵达,顺着安庆绪占据的上东门,不断涌入,其他各部叛军同时从洛阳四个城门进入,大肆杀掠百姓与胥吏,洛阳大乱。
丢了上东门,封常清又与叛军战于都亭驿,再溃,退守宣仁门,又失败。
无奈,只得从提象门入,下令砍倒路旁树木堆积于街道之上,以阻碍叛军骑兵追击,最后仅带着数千士兵退至谷水,再西奔至陕郡。
恰好遇到率领大军东征的高仙芝。
封常清把战况告知高仙芝,二人觉得难以与叛军正面交锋,于是随高仙芝退守潼关。
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十五日
安禄山、史思明率大军十五万抵达洛阳上东门。
看着这座雄城,原本繁荣的城池如今烽烟四起,伏尸遍地,到处都是战斗的痕迹。
不过二人都是边将,对于这一切没有丝毫的感触,只是高兴而已。
“节帅,洛阳已破,请节帅入城。”安庆绪满脸血污,恭敬的跪在地上,对坐在马背上的安禄山如是说道。
一旁的史思明见此,略带恭维的说道:“节帅乃虎将,无父无犬子,属下甚是羡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