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二年十月五日
依旧是鼓腰岭,山匪山寨之下,往沁州方向的官道,一大队军士正快步走在上面。
甲胃齐全,旌旗招展,行走坐卧间法度井然,显然这是一队将军法浸入到骨子里的职业军士。
放眼望去大约有三千多人,带头的一名将领并没有坐在马上,而是跟着军士一起走路,马匹被一旁的亲兵牵引,随时跟在身侧。
身为在边境担任将领三十余年的职业军士,尉迟阳军深知在这种丛林间道中行军,高坐大马上的行为,无异于给别人当靶子。
“将军,不如再加派些斥候吧,走远些,高林大木,最是便于伏兵,还是小心点为好。”
“不用,只要保证近遭无虞便可,而且本将早已得到消息,前方鼓腰岭山的山匪已经被军使收买,河东军焉能绕过鼓腰岭出现在此。”
“再说了,趁着现在府城关刚破,河东军没有反应过来,抢占鼓腰岭才是要事。”
“若因为加派斥候,畏手畏脚的原因,导致行军速度减缓,被河东军提前占据鼓腰岭,你我必受军法,身首异处便是最终的归宿。”
没错,这支军队正是伪燕卢龙节度使史思明麾下前锋军,由前锋兵马使田承嗣所部派出的前锋部队,领军者为前都指挥使,尉迟阳军。
之所以可以称之为将军,是因为尉迟阳军虽是都指挥使,却身上有从三品云麾将军的武散官,自然可称为将军。
前两日田承嗣为了大战局考虑,不顾伤亡,加上重金悬赏,终于在付出上千人的代价下,攻破了仅有两千人驻守的府城关。
斩首三百余人,俘获百人,府城关守将严承带着败军千余人遁入沁州城。
田承嗣没有在沁州城下停留,而是留下五千人继续围攻沁州城内的严承千余人。
自领剩余军士绕过沁州城继续北上,并派前都指挥使尉迟阳军,领三千人抢占腰古岭。
准备越过鼓腰岭动向潞州,攻乡县、襄桓,策应史思明、史朝义两路大军。
“报。。。将军,前方山上有厮杀声传来,疑似有军队攻打鼓腰寨。”
随着斥候的来报,尉迟阳军立即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