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江宁城
身为历史名城,又承平日久,江宁人有一种独特的松弛感。
城中百姓多习字,人皆以读书为乐,但也不乏繁盛的商业。
特别是纺织业,江南最大的布商苏氏便坐落于此,整座江宁城,泰半织布机,女者闻枢机,男者精算计。
除此外,统御江南白氏的南宗明月堂也坐落于此,城中心的江南最大食肆-明月楼,便是明月白氏所有。
此楼更是白氏江南议会所在,至于留后院,则坐落于润州城内,相距不远,仅半日船程。
明月楼后院,白清风与苏兆和相距于此,不过看门外忙碌的府中仆役,便知道白清风将出远门。
“兆和兄,我此次北上,主要是参加公子昕的家族会议,至于织造局,就交给你了,多多担待。”
白清风抓着苏兆和的手交代道。
“清风兄放心,织造局的重要性我是知道的,足以改变江南的布价,又有商会帮助倾销,说不定整个天下的布价,从此都要由我们商定了。”
二人不仅是儿女亲家,更是合作伙伴。
两人正在谈论的织造局,便是由两族共同出资投建的,全名‘江南织造局’。
由白氏出技术,苏氏出销路,两家共同出资三十亿钱。
前两年,白氏格物院在江南的分院发明了一股新型织机,速度是老旧织机的数十倍,家族经过研究,决定交予江南白氏使用。
今后此等技术就归了江南白氏所有,但江南白氏需要每年向主家输送新织机所创造的一成利润。
为了防止技术泄露,白清风与苏兆和二人决定,集中建坊,并派专人看护,在江宁城外选地建坊,招收织工三千人。
据二人估计,等到织造局建造完成,三千架织机,每年可以织出三十万匹丝绸,不管是在国内经销,或是借由白氏的远航,销往海外,都是一笔巨大的利益。
而为了更好的提供原材料,白、苏二族又拉拢了商会中的陈氏、钱氏,因为陈氏、钱氏是江南最大的地主,今后织造局便从二家的桑田中得到蚕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