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通九年
距会昌六年,武宗李炎崩逝已经过去了二十三年。
当今唐皇名李漼,是宣宗李忱之子。
李忱执政十四年,四平八稳,除了让宦官重临朝廷外,并没有什么大的错误。
但也并没有出现敬宗、文宗时期的宦官专权的情况,并且结束了四十多年来朝堂中以世家为主的牛党,理学派为主的李党之间的朋党之争。
武宗时大肆罢免牛党官员,宣宗上位后,李党遭到贬谪。
最终以牛党苟延残喘、李党离开中央而结束。
这二十三年中,在李忱、李漼两位皇帝手中大唐相对平稳。
至少没有再出现皇帝播迁,藩镇进京的事情,不过碍于宦官掌握神策军,朝堂不免再一次落入宦官之手。
而李漼本人又有着李唐皇室历来的享受性格,加上相对清廉的李党理学生大肆被贬谪,朝堂上充斥着路岩、韦保衡这种腐败无能的宰相。
更深次的影响便是对地方,皇帝骄逸残暴,宰相腐败弄权,中央失去公平,肆意插手藩镇,地方更加苛刻,以致“官民结怨”。
终于,激起了以庞勋为主的江淮大起义,起义军兵势席卷淮南淮北,更甚至攻占重要贡道淮口,阻绝了北上的贡道。
没了大半的江南财赋,朝廷终于反应过来,开始调兵遣将镇压起义。
以右金吾卫大将军康承训为义成节度使、徐州行营都招讨使。
神武大将军王晏权为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
羽林将军戴可师为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
加发诸道兵及沙陀朱邪赤心和吐谷浑、达靼、契苾部落兵随军镇压。
这时候康承训见诸道兵已至者不足万人,众寡不敌,下令退屯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