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纪元年十二月十五日
河阳
身为黄河上最重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打在河渚上,鲜血混合着泥土,肆意挥洒在这座河心岛上。
“万胜,万胜!”
河阳有三城,其中北城,坐落于黄河北岸的河内地区,河心岛上的中城,南岸洛阳地区的南城。
三城以渡桥勾连,上可跑马,供大军渡河,共同构建起河阳三城防御体系,以保护这座雄渡。
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河北豪雄欲取洛阳,必先取河阳。
如今的河阳三城防御使正是大唐忠臣,忠武军节度使-朱全忠。
六个月前,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以朱全忠早年勾结阉宦田令孜为由,发十万大军攻河阳,意图拿下这座黄河上的浮桥。
河阳守军告急,急报洛阳、梁县。
东都留守、检校司空韦昭度得报,急派洛阳军万人驰援,勉强守住中城、南城不失。
朱全忠遣大将朱珍、秦贤领兵五万援河阳,为保河阳不失,命先锋朱友裕领五千昼夜兼程,驰援河阳。
等到朱友裕抵达河阳,河中军已经从别处渡过万人,袭取了河阳南城,南城中的洛阳军溃散。
独留中城在朱友恭的手中坚守。
朱友裕认定南城敌军想不到己方驰援会这么快,加上自己手中乃忠武军中的精锐。
于是展示休息一夜后,趁着天蒙蒙亮,沿着还未修理的断垣,攻入南城。
正在攻打中城的河中军后背受敌,加上渡桥狭窄,损失极大。
战事持续到午后,忠武军斩首三千级,敌军落水而亡者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