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唐天祐二十二年
十二月四日
承政殿,白涧难得召开了一次大朝会。
宋国在汴的文武,五品以上者皆可列会。
依照《关于宋国召开朝会的诸般例律》规定:
参与朝会的官员皆需身着对应品级颜色朝服,头戴朝冠,手持朝笏,需要进殿的官员在殿外脱履后入殿。
官员需要站在对应品级的班位,目不斜视,垂目而立,要等到宋公准许了才准说话。
朝会如此严格的规定,已经与皇帝上朝没什么两样。
可以说,就连当初梁国朝廷,现在的蜀国朝廷,以及后唐朝廷都没有宋国这个小朝廷正规。
要不说白氏传承日久,没有一点底蕴如何正规化,这都是前任的智慧。
自先周以来,因为白氏传承不绝的原因,有白氏的朝廷,和没白氏的朝廷是两种情况。
新朝建立第一件事便是确定规章制度,而只有白氏才有这个底蕴,完整还原正规的王朝律令、王朝礼仪、王朝官制,乃至古今军制。
“宋公至!!!”
白涧身边的贴身内侍,也是内侍院中常侍李达中气十足的声音响彻朝堂,一点也不似阉人。
现阶段白涧身边阉过的内侍五十八人,没有阉过的内侍一百三十七人,都属内侍院。
其中这五十八名内侍,全是从燕王宫、洛阳宫等皇宫、王宫、行宫、离宫俘虏而来。
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俘获他们的袁子昂将他们送入公府,常侍公侧。
不得不说,很多时候这些内侍确实比其他人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