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平宁六年七月
甘州回鹘,与占据西域的西州回鹘一样,都是从当年称霸草原的回鹘汗国分裂而成。
唐文宗开成年间,回鹘汗国上层发生内讧,相互攻伐,国力垂危。
西域的黠戛斯人乘机发动进攻,于开成五年,杀回鹘可汗,焚烧汗帐,回鹘至此分裂成四部。
这四部总体往两个方向迁徙,以躲避黠戛斯人在漠北的追杀。
其中汗国中的高层贵族,大多南迁,内附大唐,形成散居在河北,与汉人相融。
其余三部西迁。
一部迁至河西走廊,分散在河西各地,统称之为河西回鹘。
一部迁至西州,虔信摩尼教与佛教,被称之为西州回鹘。
最后一部迁徙最远,至七河流域,与当地的铁勒部落融合,建立了当下中亚最强大的喀喇汗国。
而甘州回鹘,就是河西回鹘中最强大的一部。
最早甘州回鹘抵达河西时,正是吐蕃人最强盛的时期,是以先归吐蕃所属先归吐蕃所属。
后来吐蕃内乱,归义军兴起,转而又接受了归义军政权的统治。
直至唐晚期,唐廷无力西顾,甘州回鹘才摆脱归义军的管制,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河西的舞台。
唐哀帝年间,归义军再次被阻绝与大唐的联系,并听说大唐覆灭后,归义军节度使张承奉建立西汉金山国,自立为帝。
西汉金山国建立后开始向甘州地区扩张,意图打回中原争霸。
由此西汉金山国与甘州回鹘爆发了争夺甘州之战,并持续了数十年。
最终在甘州回鹘与西州回鹘的联手绞杀下,回鹘兵直逼沙州,张承奉兵败,割地求和,将甘州、肃州全部让出,只保留沙州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