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
易中海、刘海中、何雨柱下班后,一起结伴回四合院儿。
轧钢厂的工人们忙着工作,几乎是没多少人关注文学上的事儿,以至于整个工厂对于李向荣刚刚出版的《白鹿原》的讨论度没有像学校这种文化分子扎堆儿的地方高,只有很多坐办公室的领导买了书看的津津有味儿。
这就导致易中海刘海中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白鹿原》这回事儿,只是隐隐地听说好像最近出版了什么好看的小说。
但他们平时也不是什么爱看书的人,也就没怎么上心。
可谁知道三人无意间路过报刊亭,就看到那报刊亭里里外外围了很多的人,里三层外三层,举着钱争着抢着往里面挤。
看到这样的景象,刘海中不禁笑道:“我听咱们财务部李主任说最近好像出版了一本很好看的小说,这些人不会是都争着抢着买那本小说呢吧?我就不明白了,不就一本小说嘛至于嘛!”
闻言,易中海只是笑笑没说话,而何雨柱却笑道:“我也听说了,叫什么白......白什么来着?”
“《白鹿原》!”正当何雨柱苦思冥想之际,在报刊亭人群外围的一个带着圆框眼镜的男子听到了何雨柱等人的对话,反正也挤不进去,索性转过身来接何雨柱的话。
随后一扯嘴角看向刚刚说话的刘海中,冷笑道:“什么叫至于吗?这本书我借别人的看了前面一部分,无论是文笔还是故事情节,亦或是传达出来的思想,完全可以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你们说至于不至于?
最重要的是,这本小说,竟然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作家写的!你们说神不神!我之前就很喜欢李向荣写的诗歌,没想到他长篇小说也写的这么.......”
“等会儿等会儿!你说谁?你们争着抢着买的这本小说是谁写的?”何雨柱听那人口中突然出现‘李向荣’的名字,心中一惊,赶忙追问道。
此时,易中海和刘海中的视线也死死地定格在面前戴圆框眼镜的男子身上,神情瞬间严肃起来。
那带圆框眼镜的男子并不知道他们跟李向荣之间的‘恩怨情仇’,没多想便直接回答道:“李向荣啊!你们不会没听说过他吧?就别说什么诗歌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听过吧?就是他创作的!现在又写了这本小说《白鹿原》。”
说着说着,他不禁仰头看天啧啧摇头道:“啧啧啧!不信邪不行,这世上还真是有天才!二十不到的年级,竟然写出.......”
然而还没等他说完,何雨柱竟突然冲过去推开他,从他身后一个刚刚买到《白鹿原》这本书的人手上,一把将书夺了过来。
“不是你干什么毛毛躁躁的!不会轻点啊!”带圆框眼镜的男子被何雨柱推了一个踉跄,紧皱着眉头看向何雨柱。
然而何雨柱现在正盯着手中那本《白鹿原》封面上‘李向荣’三个字,惊的缓不过神儿来,根本没空搭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