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琯突然插足立储之争,让刘邦有些好奇。
他对于这个老兄弟,已经足够意思,在藏茶伏诛后,甚至让他去担任燕王。
二人在沛县,卢琯便是刘邦家中常客,哪怕身居未央宫,卢琯依旧能够任意尽出。
按照刘邦的话来说,老子对儿子都没有对你卢琯那么好!
“陛下,臣以为,皇后娘家势力太强,对于我大汉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您就说樊哙莽夫,还有吕释之那狐狸,可都不是好对付的啊!”
“日后太子若是登基,大权那可都掌握在吕家人手里,咱们刘家岂不成了摆设?”
卢琯突出一个不要脸,以刘家人自居,说的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您再看看赵王,他与您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啊!戚夫人出身名门,却从不干涉朝政!”
“至于周勃、灌婴等人,如果想要架空赵王,就先问过我再说!”
“咱们沛县出来的那些人,绝对支持陛下您的决定!”
卢琯心中清楚,刘邦心中更钟意刘如意继承皇位,他只要顺着对方的意思说下去,就能够维护自身利益。
到时候刘如意继位,内有功狗环伺,哪有空管他这个燕王?
如若让他进入长安勤王,那他卢琯便占据大义之名,可率领军队前往长安,到时候这天下姓刘还是姓卢,还要两说呢!
刘邦看着眼前的兄弟,觉得自从离开自己,前往燕地就藩后,对方就变化了不少。
曾经无话不谈,可以毫无顾忌交心的朋友,仿佛变得跟那些功狗一样仅仅算计。
到底是权力迷人眼,还是卢琯本就善于心计,刘邦分不清楚,也不愿意去多想。
帝王,孤家寡人,他多希望身边还有个能说真话的人?